盛名在外,苦于一直没有时间精力拜读的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刚刚机缘巧合随性一鼓作气读了个通透。
区区不才有个毛病,好听点叫做多方了解取证,不好听点叫睚眦必究钻牛角尖。为了符合一个伪文艺伪小资的形象气质,还是去做了一些功课的。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剧作家、小说家、评论家毛姆以后印象派大师高更的生活经历为参考,创造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这个角色的,这点无须赘述。原书成书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当时的毛姆45岁,正值创作巅峰期,《月亮与六便士》是他在全盛期写下的杰作,亦是其作家生涯的最重要代表作。
审视保罗·高更一生的经历:出生于巴黎,早年在海军服役,23岁当上股票经纪人,收入优渥,娶了美丽的丹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本来人生顺风顺水,却又误打误撞进入印象主义天地,不止辞去工作,还与家庭彻底断绝联系。为了响应内心的创作呼唤,高更前往异国,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找到内心归宿,甚至娶了当地土著少女为妻,穷困潦倒,患病求医未果,辗转多处,最终客死他乡。
小说里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大师,站在世俗道德观念上,他可以说是一个极端自私极端自我、冷酷无情、背信弃义、始乱终弃、恩将仇报的反面典型,不仅抛弃妻子,还引诱对他有救命之恩的荷兰画家妻子,更有种种斑斑劣迹。
引发我的好奇心的是为什么这部书要叫做《月亮与六便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掩卷沉思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且博君一笑:
1)月亮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我们束之高阁的理想(当然前提是你真有那个理想,这个理想不是开宝马不是娇妻在侧而是一种驱使你摒除万难九死不悔的追求或念想),而六便士可以说是我们在俗世红尘生活的物质世界。理想和现实的讨论,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传唱不衰的话题,被精致利己主义束缚住手脚的我们,汲汲一生都在努力做加法,不管是盛名的增加,还是权利的扩大,或者是利益的规模化……俗世红尘客所追逐着你我如是。斯特里克兰德确实一个大胆出走俗世固化道德概念体系的人,他的独断决然与不悔不迷茫,让我忆起霹雳布袋戏中三弦所创造的剑术天才剑葩香独秀。一个以浮名本是身外物,不着方寸也风流为真正信条的奇葩剑客,一个以强烈的自我中心本位,丝毫不理他人目光的绝世剑者,一个以自我构架价值理念与形式风格毫不畏惧天下人眼光的能人(当然我的阿香要可爱的多),莫名的让我这个三观极正极正的人对这个让人讨厌的咬牙切齿的斯特里克兰德萌生了一丝丝敬意,毕竟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是谁都有那个勇气的,而且还是一辈子的勇气。
2)月亮外形是圆圆的,和英国最小的货币单位便士一样。月亮挂在天上就像公共物品一样谁都可以占有消费谁又都不可能彻底占有,便士小小一枚握在手心就有了不心虚不发慌的底气,我想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愿意手里紧握着便士,心情愉悦闲暇的时候偶尔或三五不时地抬头望一望月亮吧,毕竟这个人世生存有太多不为外人道也的秘辛,经历了这个以物之利器标榜成功世界的运转规则,这便是最好的趋利避害的处世法则。曾经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是有那么一抹白月光的吧,只是兜兜转转之下,头破血流之下,或者寻而不得之下,抑或经历了太多人艰不拆之下,所做的妥协也好,所做的和解也罢,所做的无奈之举亦好,你我终是没有坚守住或者一开始就不曾努力捍卫吧。思及至此,对这个斯特里克兰德又滋生了一丝丝好感,毕竟他是一个言出必践的行动派,而不是望梅止渴的虚幻主义者。
3)月亮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便士象征着俗世世界的样板成功。故事里有一位人物予以我深刻印象。天才医生亚伯拉罕,这位医生自学校求学时起,表现便处处出类拔萃,事事时时高人一筹,所有的奖励和奖学金都拿遍,眼看着要升任医院领导管理层时,正可以开始锦绣前程之际,却因为一次前往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经历,认定了自己的最终归宿,即刻辞职远离,和当地人结婚,日子过得紧巴巴却甘之如饴;与此同时,另一个他在位时根本没法出头的医生阿莱克,接替了亚伯拉罕的位置,从此平步青云,获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时抑或一世风光无两。在你我生或死都对这个世界产生不了任何些微影响的小人物身上,我们所能撼动也许仅剩下所谓的亲朋好友至交人脉(实际上不过是我们在他们记忆中存活过用以充实他人生活的调剂罢了)的伤痛惋惜和哀伤不忍之情(前提是你没有“恶贯满盈劣迹斑斑”的前科,偷笑)吧,当时间把一切冲走,认识你的人都不再世,你我又有什么证据证明曾活于天地辛苦一场呢?最终一切都会尘埃落定,是非成败转头空,我们曾以为我们紧紧抓握在手的成功看起来只是一个笑话,谁会注意呢,谁又会去关心呢?我们曾嗤笑的那些为了理想主义献身的傻子、愚人、怪胎、愣头青、疯子,他们不懂价值取舍不明白避重就轻不知晓趋利避害,可结果呢?姑且不说这些精神世界的献祭者的成功(被点名的到处有,成功者总是寥寥无几),就连他们失败似乎最终的结局也并没有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姿势认为高人一等,自恃眼光犀利洞若观火呢?行文至此,对于斯特里克兰德又平添了一丝丝叹服,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当然我承认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们向前发展迈向文明,只不过他更彻底些纯粹些,你我更矫饰些虚伪些。斯特里克兰德屈服的是画画的创作欲与表达欲,你我追求的人生圆满的幸福感、家庭生活的和顺感、功成名就的成就感,,,,,,有什么区别呢?
回转到小说本身,即使将这本《月亮与六便士》一口气读到第五十四节,不将最后30页读完,你仍旧没办法得知斯特里克兰德生命的全部奥义,甚至连皮毛都没有摸到。没错,包括伦敦、巴黎、马赛发生的一切,都很精彩,然而,只有抵达塔希提,从库特拉斯医生那里,听闻斯特里克兰德生命最后阶段发生的一切之后,你才会明白,前面几百多页的曲折迂回,不过是为了更好讲述生命壮烈升华的过程而埋下的伏笔。毛姆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个决绝、纯粹的天才——不仅没有任何财产来源,也不考虑举办任何画展,绘画还既不为钱财,也不为展示。他可以随便将作品送人,随意将毕生心血销毁,病入膏肓也不吭一声。斯特里克兰德唯一看重的,不过是“表达”过程而已。至此,我已经很难把这个人讨厌起来了,不从道德观念上去声讨他或许他是我们精神上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喜马拉雅,因为我们未曾开始,就已经被仰之弥高而吓退;我们或许已在路上,却已早有去意;我们或许将要登顶,却终究功亏一篑。毕竟生活是赤裸裸的现实。离家出走寻溯精神的嘉园与皈依不是只要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就可以成功的,还要面对太多在路上的未知和失败的可能。
你我终究不是展翅高飞的鸟,那还是做笼子里的金丝雀,偶尔看看那天上的月光吧,这样的人生未尝不是一种圆满,未尝不是另一种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