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注到一个演讲,是衡中838班的张锡峰同学的《青春与梦想》,不但现场呈现十分惊艳,而且能量十分惊人,爆炸到连我们这种中老年人都被激励了。看完闹热,试着充下内行,分析一下其中门道:
第一个问题:这个演讲好在哪里?
首先好在内容是有价值的。而价值的呈现,最大程度上仰仗了结构。就作用和性质而言,结构是一篇演讲言之有物的基础,追求的是简单、好用、稳固靠谱、颠扑不破。
先分别论述了青春与梦想。不管是青春还是梦想,这两个题目都够大的。
所以由青春先聚焦到青春是绚丽多彩的这个点。然后再从人的互相尊重、老师对待学生犯错和学生追求卓越三个方面展开。这三方面,看起来没有直接相关,却有着时间上的逻辑和螺旋提高的趣味。
而梦想就先聚焦到名校这个点,然后顺理成章从地理讲起,接着用互动小游戏引导观众体会到渴望,再煽情讲斗争。
结尾部分简单干净,而且漂亮有力,恰如豹尾。在这一部分,通过“青春是足迹,而梦想是远方”,把青春和梦想完美地交织在一起。
其次看演讲者的技巧。声音多样性和身体语言很棒。这个男孩子没有用某种朗诵腔,大脑也全程在线,这不是天生神力,恰恰显示出练习的力量。不管是声音的抑扬顿挫,恰当的停顿,突然地咬牙切齿加重语气,还是走来走去、指天指地的身体语言,只有经过足够的练习,才能做到轻松自如,不费力气,做不到这样就腾不出脑子来控场。控场的标志我想主要是跟台下的互动。此外,演讲者充分运用了幽默的力量,金句频出的同时,制造了许多抖包袱的小意外,增强了整个演讲的趣味性。
再次,目光放到全场,演讲的视觉和音效辅助也是非常用心而且熨帖的。PPT的翻页时间和演讲内容高度契合。开场音乐是大话西游,让人联想到很多男孩子一进初中真的就是孙猴子。而到后面音乐变成了抒情的、阳光的、励志的,起到了烘托演讲氛围的作用。最后打出来的特别鸣谢,是参与这个演讲准备的团队,让大家切身体会到群智群力的氛围。
第二个问题:还有什么改进建议?
如果非要说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认为是身体语言。手势如果是在腰部以上,而且手板更直一些,范儿应该更好。跟这个相关的还有站姿,走来走去的时候不太直。但这一点,可能是受互联网创业者的演讲范式的影响。他们去路演的时候,有时也是这样的。在最后部分,如果能设计一个打开的、高于头部的手势,最后片刻再是现在深深的鞠躬,效果应该更好。
此外,在内容方面,现在的内容还稍微有点散,逻辑上不够匹配,有的地方还可以更精炼。当然作为青春与梦想这种本来就应该煽情的题目而言,依靠金句和煽情略多一些,倒也无可厚非。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在B站上已被封神的演讲,《青春与梦想》丰神俊朗,清新俊逸,不但让学霸就是死读书的论调“真香”了,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它一扫青少年演讲较为常见的要么木讷,要么过分乖巧,无正见、无真情实感,而且还拿腔拿调的虚伪矫饰之风。这是正本清源的做法——让演讲还原为经过练习人人都可以的,能说心里话传递价值观的真正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