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旅游”一词较为熟悉,因为身边经常会有人告诉我们说去哪儿旅游了,是哪个旅游公司介绍的。“旅游热”已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追求。但这种“旅游”重在观光、游玩或娱乐,当然也可以拓宽眼界,见识不一样的精彩。但这些游客们或许只是拍拍照片,买买纪念品,以示到此一游,他们把时间更多地放在了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上。 而“旅行”则不同,后者重在带着目标行走,通过认真观察,细心琢磨,对所见所闻就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行走,较之“旅游”,层次更深,境界更高!
读毕淑敏的《带着灵魂去旅行》更让我对“旅行”有了深入的理解。作者告诉我们:旅行不仅可以欣赏自然风景的美丽,而且可以了解古今历史的奇妙;旅行不仅可以见识风土人情的独特,而且可以思考人生百态的理趣;旅行不仅可以感受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而且可以领悟生老病死的哲学意义。
读《带着灵魂去旅行》,读着读着就会不自觉地微笑、感叹,莫名地温暖、流泪,很多内容都触动着我的心灵,很多地方都做了笔记,犹如跟着作者进行了一次独特的旅行。
不必说奇特的红草莓甲虫冰激凌让人感动,压抑的国际外科博物馆令人生畏,单纯而友善、执着而可爱的治疗犬令人敬重;也不必说孤苦飘零的移民孩子可怜的处境,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孤寂的震荡中,独自体验自己的衰老和残疾时的孤单凄冷,被迫接受手术的女人在谎言和舆论中独自承受着来自身体和心灵的痛苦折磨,坐在艾滋之椅上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平静地欣赏美好的风景,走向生命的归宿;单是老年人活动站的生死树和临终关怀医院的工作者们充满人性化的付出和贡献就足以让我们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对于死亡,我们总是本能地有一种惧怕心理,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不可避免地面对死亡,或亲人或朋友,也或者是我们自己,但我们似乎总也无法坦然、乐观地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它太令人伤感。可是,在新奥尔良的一家老年人活动站里,“有一棵树,一棵假树,工艺树,做得很逼真,赭的树干,绿的枝条。树上挂着很多树叶,当然也都是人造的。每张树叶上写着一些字,或者是一幅小画。比如一片蜡烛形的叶子上写着:记住我有一只大鼻子的快乐的镶满皱纹的脸……然后是抖动的签名。站长古薇儿女士说,这是曾经在这里活动,现在已经去世的老人,从天堂写给大家的信。这棵树是老人们共同栽下的,每一位老人都知道自己死后,在这棵树上会有一个位置,悬挂自己的树叶。他们会在生前就写下这片叶子,然后保存在自己的亲人那里。如果他们没有亲人了,就保存在活动站里,当他们去世之后,他的家人就会把他的叶子送来,挂在这里,永远的。大家常常来看望这些叶子,念着上面的话,有很温暖的蒸汽,从这些叶子上蒸发出来,进入人们的眼睛……” 读到这里的时候,也有温暖的蒸汽进入了我的眼睛。为让人感动的生死树点赞,向热爱生活的老人致敬!
而“临终关怀医院”,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机构和这样的一群可爱的工作人员。
“在新奥尔良共有15所这样的临终关怀医院,共帮助了25万死者在家中从容地离去。在临终关怀医院,除了止痛治疗之外,并不施行额外的延长病人生命机能的医学方面的治疗。临终关怀医院的布朗女士说,我们的口号是让死亡回归家庭。衰老后的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们并不觉得成熟的麦子变得枯黄,然后倒伏在地,是多么恐怖和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是大自然的必然。旧的麦秸不回归土地,就没有新的麦株的繁荣。
让死亡回归家庭,让濒临死亡的人,享有最后的安宁与尊严。他们将在自己的家里和亲人的包绕之下,平静地远行。我们奉行的观念是——不必抢救死亡。死亡是不应该进行抢救的。因为死亡并不是一种失败。既不是医生的失败,也不是病人的失败。让病人安详舒适地死去,正是医生神圣的责任所在。我们的座右铭是——‘尊严地死去’。在死者的身上,不要遗留有人工的化学的放射的等强加给他的痕迹。常常有这种现象,医院里,人已经去世了,他的身上还插着很多条管子,输液的、输氧的……还有放射和电击的痕迹。那是很不人道的。”
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不久前一位同事老提起的一件后悔莫及的事情。她的母亲,一位原本身体健康的六七十岁的老人,曾经还在干农活。只是有一天和女儿们谈到近时几天有些无力,爱瞌睡,女儿们当然很快就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做全面检查,可是这一检查,可把老人害苦了,一下子进了重症监护室,又是液体,又是氧气的,老人很执拗地说自己没病,坚持要回家,女儿们只能好言相劝,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病好了再回去。谁曾想,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老人竟然不开心地走了。
同事每说起这件事就会痛不欲生,总是自责害了母亲。我们只能劝她,如果不给老人看病也会后悔的。“但妈妈不喜欢医院,如果让她回家,说不定她也不会走得那么急,最起码不会带着痛苦走。没完成老人的心愿,就是不孝。”听着她苦痛的话语,我们真不知该怎样安慰她。 而现在,我更能理解作者在书中的感受了,“让死亡回归家庭的理念,让人激荡。我们原来是死在家里的。后来,由于科学的昌明,我们把死亡搬到了医院里。于是人类最后的温热眷恋,在雪白的抢救帷幕的包裹中,被轻易地剥夺了,遗留下另一种现代的残忍。死亡再次回归家庭的时候,不是简单地复古和重复,而是对人类自身更多的珍爱和体恤。死亡回归家庭,是对逝者的福音,是对生者的挑战。它意味着需要更艰巨的工作,更庄严的承诺,更严谨的责任和更充沛的勇气。”
临终关怀,让死亡更有尊严,这是对生命的敬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刻思考,也值得我们这个社会更多的人去研究。
读完这本书,对“旅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带上灵魂去旅行”这个题目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如果说旅游是第一境界;旅行是第二境界;带上灵魂去旅行就是第三层境界。
作者在序言中明确告诉我们:旅行要做好准备,身体方面,第一,是时间。第二,是放下忧愁。第三,是活在身体的此时此刻,即只要身体不错,就可以出发。精神方面,要记得带上自己的灵魂,无论你到哪里,都不可须臾离开。“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三天一停,有人说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回合。灵魂似乎是个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而一次绝佳的旅行,自然是身体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生死相依。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
感受着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探究,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爱恋,对生命的敬重,对死亡的哲思,对未来的憧憬。其实,旅行也是一种心灵的阅读与感悟,阅读也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和思考。我们行走在旅行或阅读的路上,要且行(读)且思,才能心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