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亦是一场“疗愈之旅”,与过往说88,轻装迈入2023。
一、【难以舍弃】背后的故事:
1. 难舍1:妈妈婆婆打的毛衣,妈妈手缝的被套:
每次要舍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妈妈低头躬背地打毛衣和做缝制的模样,想起婆婆眼神不好,还是为女儿勾毛衣的情形……一想到,就觉得“舍”不了。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那些衣服是再也穿不下了。终于,消息了妈妈和婆婆,我说,我很舍不得,想留给我外婆女,但好像也太久了。
妈妈回消息说,不用了,穿不了的就捐了吧,流转起来。婆婆也说,说不了就不要呗。
得到两位妈妈的肯定,给了我“让物品流转”的勇气。
相比于再存个十多年,衣物陈旧变硬,给到今天需要的人,多好呢。
2.难舍2:过往买的,成色还新的毛衣围巾
曾经的岁月车马慢,衣物,围巾虽不是品牌,在好好的保管之下(大多时间放着),质感依旧,可要说再穿吧,不是色不对,就是款似乎不那么适合。说舍,又不舍得。
究其中的原因,感觉似乎和“活在过往”相关,又似乎和“不配得感”相关。“衣服还不坏,就穿穿吧”,”拿什么配好呢?“……于是,买了新的也是为了牵就过往。
舍弃这些衣物,是从现在和未来考虑的。过往看起来漂亮的色,和当时的年纪与审美相关,但时光流转到今天,已过了十多年,有些色,我知道不适合了。虽然并没有强求自己非得穿上,但是挂着也是“动摇”自己。
相对于不再适合的,还是选择当下最适合的吧~时光流转,女生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美,每年也有不同的装扮,新旧搭配,若是有”牵就“,不如”焕新”。
3.难舍3:新的衣物
挂着吊牌的不适合的衣服。曾经嫌退货麻烦,想着穿穿算了,但一直没穿的;尺寸买小了,觉得瘦下来就可以穿,结果衣服买了几年,自己还没瘦下来。
因为怕麻烦,结果留着它,看到就想”能不能穿“,反倒是给自己添了更大的麻烦。
不适合的挂着吊牌的衣服,试着挂闲鱼,设定一个期限,转不掉就捐了吧。
关于此【买当下适合的,不囤积物品】,是给到的大启发。
二、衣橱整理 的自我突破:
1、没有给自己设定规则,必须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相对于过往的”必须“,这次的流程是”清空橱柜——放入想要的—— 不想要的堆客厅“,接下来的一步本该是把衣服处理掉,但在”整理“上卡住了。
于是,转向整理橱中的被褥。相对衣物来说,被褥的取舍要简单多了。
整理干净的衣橱,看着特别舒心,于是堆客厅里的,虽然暂时无法继续整理,却有了不再塞进橱的勇气。
回想,如果和过往一样,没有清空橱再整理,先放入自己要的;或者要求自己必须先彻底整理掉某类,再整理其它的。可能就会如往常一样,被卡死吧。
允许自己,结果就不一样。
2. 认真对待每一件“舍”的衣物
每一件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有腰带的裙子,我把腰带叠好放入了裙子的口袋里;有件针织衫上的珍珠扣掉了,重新缝上……
断舍离中曾有说,有些人不舍得丢,是认为物品有生命的,他们把与人的沟通转嫁到了与物品的沟通之上。
我觉得,我“曾经是”,总觉得丢了,有负的情感。现在发现了,物品于我,便仍是“物品”,好好的对待,是希望得到它的人会如当初的我一样,有一份愉悦的心情,将它们从内心彻底的放开解开。
3. 学会了求助
昨天早上,我看着客厅里堆了2周依旧没有处理的衣物,感觉到特别无力。我给做教练的,做心理学,特别好的朋友们打电话:”怎么办?我成功的把不要的拿出来了,现在它们如我愿的‘碍’着我的眼,可下一步就进行不去。“
我陆续收到大家的回复,有朋友分析,我现在是在用大脑,让我试试香薰和冥想,听听内心的声音;有朋友让我对自己多些允许,再给些时间;也有朋友说”太难了,我和你一样啊“ ……
回答的内容不尽相似,但是却给到了我继续的勇气。在听到”是不是在用脑思考“时,我感受到大脑的涨痛,昨日下午做了冥想,渐渐安静下来,直面,也就一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