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在改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当今社会,现代学生。
一、勤于学习
1.多阅读
新时代,我们倡导全民阅读,家长在阅读,孩子在阅读,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阅读?
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确实如此,在教学之余,我们更应该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教育专著,育儿书籍,成长励志型的文章,都应该是我们涉猎的对象。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够用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多观察
罗丹说:生活中要善于细心发现。确实如此。育儿中,我们多观察,便会发现宝贝们有诸多优点,一天让人暖心的事儿其实很多;工作中,我们多观察,便会发现这帮熊孩子也有体贴,乖巧的时刻,只不过,我们平时被繁忙的杂事占据了心田,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原来孩子们的想法有时候很简单;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部分调皮的孩子,其实也有许多闪光点。
二、勤于思考
1.多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达到思想的共鸣,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会交流,善交流也是一种能力。
一种想法和另外一种想法组合在一起,稍加改变,便会形成一种新的思想。这就是交流的收获。
一千个读者心中,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工作中,同样的一个知识点,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如果将自己的方法和别人去分享,交流,彼此留下达到共识的点,去掉不成熟的,或者改变一些不太恰当的,那么,我们又有进步的空间,一切如此甚好。
2.多反思
一日三省吾身。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通过反思自己的得失,来倒逼自己的成长。
生活中,工作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学会反思,我们尝试反思当天的教学工作,分析每节课的得失;与孩子们的相处,反思自己的言行,是鼓励多点,还是批评多一点?一切,均源自我们是否去愿意反思。
3.多记录
读是大量的输入,写是大量的输出。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平时我们看似有很多想法,让我们说,我们都能够交流,夸夸其谈,但是,提笔写,就感觉到好难。
此时的我们,需要尝试写下来,把每天的经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不写不知道,一写便会停不下来。
文字具有很神奇的力量,它能够记录我们的点滴,触动我们的思考。写下来,会让我们在思考中变得智慧,在记录中变得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写和班级孩子们的趣事,可以写和家长的沟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孩子的成长瞬间,这些都是我们能够get到的点,都是促进我们进步的云梯。
三、勤于尝试
1.抓机遇
随着改革春风号角的不断响起,双减政策的出台,各省市地区政策的相关推行,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勤于钻研,找出应对措施,探讨出教学的新路子,而不是以往的靠等站思想。
每一次新政策的出台,其实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善于钻研,思考,勇于面对挑战,那么我们则会有新的突破。
2.要改变
新时代的学生,面对的万事万物不是我们那个年代所拥有的。因此,面对新的群体,我们必须要改变和他们的沟通技巧,教学方式,我们老一辈的说教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孩子。
当今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溺,不与人交流的弊端,学业的压力,促使部分孩子心里健康缺乏。
汪国真曾说: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确实如此。我们只有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开了第一步,我们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和他们的沟通方式,教学方式,让彼此相处舒心。
3.要坚持
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确实如此。
生活中的育儿,需要我们和孩子们坚持沟通,交流;工作中的教学,需要我们坚持正确的事情;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不经意间,我们便会在坚持,在反复中,将其做到精确。 李小龙说:我不怕练过一万种腿法的对手,我只怕把一种腿法练过一万次的对手。
在改革的道路上,在改变的道路上,我们唯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尝试,不断坚持正确的思想,事情,我们才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新的突破,新的建树!
想改变,那就开始行动吧!一切,均会有新的突破,加油!
我是007写作践行者,期待同频人的关注和交流。每周1片。写完7年,去南极,我们的团队,需要您的加入,有想法,记得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