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也终将离开父母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情商是孩子进入社会重要的能力,情商的高低会影响人际关系,尤其是当孩子踏入社会以后,情商高的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情商,但部分家长不重视这个问题,往往忽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认为现阶段还是要把培养智商放在首位,也正是这种观点导致了他们情商极低,有时只是一点小事情就乱发脾气,不分场合,不分时间,自私任性,倔强不听建议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多的家长往往格外愤怒,这时家长便会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
其实,孩子的情商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的,而作为家长,更应该注重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的情商家长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如果家长平时不懂得处理情绪,总爱发脾气,最容易教育出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的孩子,要想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就需要家长引导他们,在不同的场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父母的情商高,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处理方法。因为孩子再与父母的相处中,会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学习和模仿如何跟别人交往。
有些家长认为控制情绪就是压制情绪,其实不是这样的,控制情绪是以发泄和释放为主,而不是压抑和忍耐,如果孩子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就更容易出现心里问题,当孩子有了情绪之后,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正确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这样就能让孩子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而表达情绪的方式要合适才是最好的。
培养孩子与人共情
缺乏共情的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自我为中心,所以父母的心态要开放,如主动交友,爱好广泛,并不断帮助孩子展开交往面,在交往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观察能力,要经常用赞许的目光和手势鼓励孩子的助人行为,如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借给小朋友玩,可以用点头微笑以肯定的方式赞许他,除了这些,还可以养两种小动物,让他尝试着关心照顾小动物,以此来培养爱心。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克制力
耐性与克制力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漫,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
注重对孩子忍耐力的培养,让孩子学会等待,对于一岁宝宝不太明白,“等一下”的含义,他可能指着门,含混地说着“去外面”这时你可以说,等妈妈把你的奶瓶洗干净,装上水,我们就下楼。对宝宝妈妈有必要把抽象的“等”化成具体的事情,让他看到实现自己的合理要求需要一点时间。
延迟满足可操练宝宝的耐性要考虑其年龄和承受能力,一点点延长他们忍耐多的时间,对1-2岁宝宝来说,最初能等上三五分钟已经是不容易了,假如孩子以大哭来抗议,就让他哭上一分钟,别心疼,这是训练耐心的关键
给宝宝等待或把正在进行的继续下去的理由,妈妈应该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们为什么,比如“把积木再往上搭一些”,你的“楼房”肯定会更漂亮。
创设一个压力情境也是锻炼孩子忍耐力的好方法之一,如孩子要买价格昂贵的玩具,而你的支出计划中没有这笔消费,可跟孩子商量,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如果你能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如此孩子心中有了矛盾,开始主动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最后达到心态平和。
有意识鼓励宝宝在“坚持”的路上知难而退,能提升他的耐性,比如请孩子做稍微超出他目前能力的事,即使失败了,父母不妨说:“这确实有点难”,但只要想办法还是能成功的,爸爸妈妈相信你。然后告诉他一个窍门儿,借助这一方式,宝宝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避免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