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帐
手帐于我,已经是近十年的老朋友了。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接触过手帐,那时候微博还没正式运营,手帐还非常的小众,只在豆瓣上有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写着画着。
最开始的我,想学着用画笔来记录下我的日常,但无奈自己并没有学过画画,也觉得画画是件很难的技能,也就放弃了手帐。
考研前,无意中逛到豆瓣的记事本圆梦小组,像是被打了一剂鸡血,每天开始用手帐去记录自己考研的知识点、进度、还有忽高忽低的情绪。那时我发现,原来手帐还有另一种呈现的方式。
如果说之前和手帐都算是暧昧期,那15年社群的大热造就的是我和手帐的热恋。从最开始加入手帐小社群,到现在自己也组建了一个小小的手帐社群。我们给它命名为OnePen手帐冒险岛,初衷就是希望即便是只有一支笔,也能在手帐之旅上打怪升级。每期的活动,我都想把所有我知道的内容告诉给所有参加的人。
但是渐渐的,输出大过于输入,整个人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就像是所有热恋期过后的情侣一样,我和手帐也开始有了那种平淡甚至厌倦。我开始很少写手帐,也不想去做任何跟手帐有关的事情。任由一页一页的空白停留在手帐之上,但却不想说分手,我知道,我对手帐还是有感情有留念的。
我在等一个契机让我重新开始。
关于手帐小行星
其实在16年的时候就已经跟趁早小行星的小雨和小七有过交集。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在过着你喜欢且向往生活。那小雨和小七就是我羡慕的样子。虽然不曾见面,但是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她们一起去湾湾看五月天演唱会,一起在新加坡探店,一起为了手帐活动而努力的样子。
我想,这就是那种充满阳光的生活。
我是一个比较被动,而且不会宣传自己的人。当小七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在趁早小行星做一期视觉笔记分享,真的是非常惊喜,对,又惊又喜。
那时候好怕自己会出错,担心自己分享的内容不受欢迎。小心翼翼做完那场语音直播,当时还偷偷截图,不敢相信有300多人听。但也正是这样子的一次分享,才让我有了以后不断分享,甚至自己开课的勇气和信心。
另一个不敢想象的收获就是把语音分享的内容整理发到简书,干货|任何人都能做出好看的视觉笔记 - 简书,这篇阅读量惊人,目前已经超过了7k,至今还有人来问我关于视觉笔记的事情。
我期待更多的神奇反应。
关于21天行动营
当我看到小行星发布关于第五季的21天行动营的文案时,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对,就是它了!
我知道,我和手帐以及趁早小行星的缘分,又要开始重启,神奇效应已经从这一条推送开始发生。
在开始之前,我的目的就已经非常的明确。我希望找回和手帐的感情,以及记录的热情和初心。所以在开始的第一天,我就列下了我这21天来的目标。
带着一颗想要重新开始以及非常轻松的心态,开启了这21天的星际旅行。以前希望自己能够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每一天,所以在写手帐的过程当中,我有去学视觉笔记,学习简笔画以及水彩。但是常常要提笔去写手帐的时候,就会觉得压力很大。但这21天,我不再逼迫着自己去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了,我开始接受用贴纸和字体来装饰页面。如此的手帐,每天只要10分钟便可以做好。没有了头顶的鸭梨,也更容易坚持。
在这21天里,我一直在思考小雨说的,为自己而写。这句话不仅让我觉得在记录内容要为自己而写,在排版以及在设置手帐体系时也要为自己而写。时刻去问自己,到底写下来的东西对自己是否有用?在未来当重新翻看手帐时,是否还会有启示?
这21天当中,小雨的课程不仅涉及了手帐的基础内容,手帐美学,主题手帐,甚至还用学霸手帐。可以说涵盖了现在手帐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光是有这些的话,其实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但我发现在这21天中,真的是惊喜不断。包括十秒思考,早起小天使的微博推荐,书籍推荐,还有十点电台几位萌萌的主播。
手帐已经不在只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去链接不同生活的可能性。
对了,头脑发热还做了两个小海报。
一转身的21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手帐技能,还有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广袤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