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肉夹馍!”
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洛阳本地方言。“一个”用的是四声的“yuo”,“肉夹馍”和普通话一样,只不过声调全是四声,听起来掷地有声。
“一个肉夹馍!”
走到店门口,她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改了,“一个”用的方言,“肉夹馍”用的普通话。无缝衔接,转得还挺自然。
“一个肉夹馍!”
听到老板应了之后,小女孩又重复了一遍,换成了“一个”普通话,“肉夹馍”方言。一边说一边转了身往回走,应该是附近做生意的人家,先让小孩来报一下,约摸着做好了就再派小孩过来取。
一句话说三遍,一遍一种讲法,正是小孩子做派。她在咂摸普通话和洛阳方言的不同味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体味了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或许长大后一口气读到博士后,成为知名语言学家,也未可知啊。
02,
“欧呦!”
很急促但很响亮的一声。几乎所有人都往那边瞅,目光仿佛聚光灯,照亮了传出声音的那个角落,形成一个天然的生活剧舞台。
一个摩登女郎手忙脚乱地扶碗,提包,挪凳子,扯裙子。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局促地站在旁边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小女孩是刚才说“一个肉夹馍”的那个,小男孩看着像她的弟弟,也或者是玩伴。
不难推测,小女孩正在专心研究语言学,不小心碰到了摩登女郎的胳膊或者桌子,打翻了饭碗,汤汤水水溅的到处都是。
可能是因为所有人都在看,两个孩子吓得连“对不起”都没说,急急忙忙跑开了。
摩登女郎也是好性子,和闻声赶来的老板一起收拾完残局后继续吃剩下的东西。
边上有食客见缝插针利用素材教育自己的孩子:“宝宝,你以后在外面不小心做错了事一定要说对不起,要道歉,可不能像刚才那两个小朋友那样,没礼貌哦。”
孩子往嘴里塞着米线,微微点了点头。他可能在想,这米线真好吃,吃完这口我还要再喝口汽水。
03,
“你说说你,这么简单的事儿都办不好。你从那儿路过,都想不起来去取一下?”这位对着电话一通教育的女士刚点过饭,大剌剌地讲着电话坐着等。
“晚上又不回来了?那你咋吃饭?”话题转得好快。看来电话那头的人选择了无视她刚才说的话,直接报告新的事情。
“你又在打牌?!”连我都听得出她正在飙升的怒气值,对方也不傻,干脆直接挂掉了电话。
刚巧老板去送肉夹馍回来,被挂了电话的女士直接冲着老板吼了句:“我的米线还没好?”
刚才报“一个肉夹馍”的小女孩怕是不敢来取了,老板趁着泡米线的功夫去送了一下。
“米线没做好你在外面溜达啥?溜达老半天!”
老板低声解释米线需要泡热才行,不耽误事儿。
“泡着米线你去溜达老半天,米线泡成啥样了,啊?!”
老板出去送肉夹馍也就这位女士几句电话的时间,一分钟不到。但这位女士已经上头了,一句接着一句地大声吆喝,最后见老板不理她开始往里走,还又高声嚷了一句:“你给我先洗洗手,出去溜达老半天不洗手给我做吃的!脏死了!”
老板也高声回道:“我怎么可能不洗手,不洗手我怎么做得好生意?”
女士又骂骂咧咧了几句,开始举着手机刷抖音,声音开得很大。
不知道这样一通发泄她有没有心情好一些,回家或可免了一场家庭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