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漫漫征途,早已精疲力竭。却离地遥远,饥渴难耐。东坡已是达官贵人,却并没有命令随从的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野人家’的门,客气的商量:“老乡,可否给苏某及在下的随从一点茶解解渴呀?”
清代曹雪芹先生,喜茶,曾在《红楼梦》中多次写到茶文化。他将自己对茶的喜好寄托在文章中,并且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如写夏夜的:“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写秋夜的“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写冬夜的“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茶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处处显得浓重的人情味,哪怕在人生诀别的时刻,茶的形象还是那么鲜明。当83岁的贾母即将寿终正寝时,睁着眼要茶喝,而坚决不喝人参汤,当喝了茶后,竟坐了起来。说到底,还是曹老喜茶啊!
看过梁实秋先生的《喝茶》,梁老先生把关于喝茶的碎事评论得头头是道,两腋生风,却自谦说:“我不善品茶,不通茶道,也不通茶经。”但是,梁老先生却喜茶,很多人也如同梁老一般,喜欢品茶。将碧绿的茶叶放入青花瓷杯中, 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苦涩绵长,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令人回味无穷。
我爷爷也是个爱茶之人,桂花树下,一张藤椅,一只小方桌,一顶茶壶,几个复古小茶杯。远处,夕阳渐渐地消失在墨绿的山顶上,爷爷拿起手中的茶杯,与周围的老茶友畅谈这杯中的美好事物。心情舒畅时,便教我这顽劣小孩一起品茶,他说:“品茶就是品人生,人生苦短,茶亦是如此。只有将茶经过挑洗研磨,风吹日晒,才能展现出属于它的芳香。而人亦是如此,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苦尽甘来。”总是喜欢望着此时陶醉在茶中的爷爷,那沟壑纵横,布满年代感的皱纹的脸,也许是他经历过吧!而爷爷喜茶,品茶有特点,他并不喜欢外型条索圆结,花香明显,滋入口微苦后甘甜的铁观音,更不喜那叶底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他最喜欢,最爱品茗的是那充满的家乡气味的,味道浓烈但不油腻,茶至口中带有纯甜滑爽——安化黑茶
安化,一个镇居南国的小山区,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部。这里处处弥漫着黑茶的气息,远望,眺望,近看,群山环绕,都是一片翠绿,四季长绿,时不时在茶丛中发现采茶小伙子和小姑娘的身影,茶山中飘荡着悠悠的茶山情歌,对面的小姑娘害羞地躲进了碧绿的茶丛中,如同郭沫若描绘的一般“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给人带来无限的美感。多情的安化,青帘渔火,水墨青岚,小桥流水,再加上那漫山遍野的黑茶,是一幅多么令人愉悦的乡村美景。手持一杯黑茶,那淌于舌尖的清沁,品出的是来自安化自古的淳朴,是安化朝阳的明净,是安化人民的热情。
墨绿在清风中化开,荡涤着我思乡的情怀,每每回到家中总要爬上那高高的阁楼里寻找那被我爷爷藏起来的黑茶,并与爷爷一同坐在桂花树下,在“夕阳西下”的美景中顺着陈年黑砖茶的纹路取下一块,放入瓷杯中,用一壶热水冲泡,静静地看着沉睡千年的茶叶慢慢苏醒,散发着时光久远的香味,品味着来自家乡的味道。“越陈越香”,陈年黑茶并不似刚出炉的黑茶一般清新淡雅,它沉淀着流光的岁月,苦涩之物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来甘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安化桑稥黑茶,带着迷人的气质,让我们回归自然,宁静自持,与纷扰嘈杂中守住一份静默恬淡芬芳。
这世间万物有千千万万种,而我唯独情忠于黑茶,我心系安化,情系桑香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