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璐 宜昌 焦点网络中级七期 原创持续分享第160天
今天一天都带着疲惫的身体上着班,每天晚上总是那么忙绿,昨晚又由于一直听精神分析的网课,让自己很晚才睡,每次提醒自己晚上最晚11点睡觉,可因为自己喜欢的心理学,让时间总拖到了12点,一复一日的这样,感觉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了,今天早上一杯咖啡,下午一杯咖啡,似乎没有起到精神的作用,还是一样累,眼睛皮都要连在一起了,但还要继续的工作着,以为中午能休息一下,睡个美美的午觉,却因为这个星期的约练任务没有完成,又继续约了两位老师进行约练,一中午又充实的过去了,虽然很累,但每一次的约练总有收获,也让我很满足,累并快乐着吧!
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除了上班,下班后要接孩子,然后陪他写作业、做晚饭,将孩子的事情弄完后也是10点多了,这个时候才能开始自己的学习,有时想写一篇比较有质量的分享笔记,就会导致晚上的时间全部暂用,造成精分分析、绘画心理、催眠课程的网课总是拖欠着没有时间学,还有大量的微课收藏了好多也无法抽出时间好好的听听,只有在上班的路上可以听听,但每听一次微课或多或少都能吸收一些营养,所以一直坚持的往前走,虽然步伐很慢,但每一次的吸收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改变。
今天中午狼吞虎咽的把饭吃完,紧接着就进入YY语音和李老师、张老师开始约练。
李老师要求做观察者、张老师觉得有些困惑做了来访者,就将我推到了咨询师的角色,这个星期的三次约练我做了三次咨询师,收获很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收获吧。
1、这次的咨询,我感觉比前一次的思路更清晰,来访者开始的诉说,我大概就能清楚来访者的困惑是什么,并很快速的将这条思路从脑海里捋了一遍,将来访者的目标确定了,但由于来访者的开始的目标到中途的目标有所变化,我跟着来访者的思路贴着继续走,将目标转换到后面的问题上,然后将问题具体化,一步一步分步骤进行实施,再解决的情况下又回到之前的目标,似乎前面的目标基本也就解决了,整个过程中,我的几次沉默和“还有呢”让来访者有了更多的思考,但由于“还有呢”用的有点过多,造成来访者有点阻抗。但整体对于来访者来说,感觉整个咨询很流畅,应用的技术也恰到好处,也将今天的困惑基本捋清楚了,懂得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了。
李老师做为观察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来访者先提出了目标后,应该明确的把目标打开来聊,越聊越深,再具体化,然后会呈现更多的东西出来,并且通过排序的方法,将问题逐步清晰化,然后将问题一个个列出来,开始具体化的探讨。
从李老师给出的建议,我也很受启发,虽然每位咨询师应用的方法不同,但达到的结果对于来访者有效就是成功的,这次李老师的意见也让我看不到另一种咨询的方式,也让我学到另一种方式的咨询也可以带给来访者相同的效果,我想下一次的咨询,我也可以尝试着李老师的方法做一下,可能带出不一样的感受。
2、这次的咨询我应用了很多赞美技术,也很容易找到来访者的正性力量,但在语言的表达上却做的不够好,我总是用:“我觉得.....”来挖掘来访者的自身资源,但对于观察员李老师的感受,认为换成“我看到......”、“我听到......”、“我感觉到.......”似乎更融洽一些,听李老师这么一说,我下意识的觉得很认同,“我觉得”代表的个人色彩太浓,是通过咨询师自己的意见来评价这件事情,但如果应用李老师的语言,让来访者觉得我是站在一个客观或者来访者角度来评价,更能与来访者做到共情。这个建议非常好,我想这个方法让我在语言的技巧上又提高了一小步。
3、排序方法,在来访者的困惑不止一个问题时,用排序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来访者思路更清晰,更明确。
4、咨询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贴着来访者走,在贴着的过程中,用心倾听,把来访者表达的关键词找到,看到来访者真正的需求,然后提出来跟来访者一起探讨,来访者有时不一定知道自己内心到底需要什么,只有咨询师用心的倾听来访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并说出来与之确认,才能找出问题,设定目标。
通过这次的咨询约练,收获满满,比前几次不敢挑战咨询师的角色往上走了好大一步,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期过了以后的一种新的体验吧,也让我在应用技术上比以前柔和很多,没有那种死板、僵硬的感觉,并将“稳”应用的很到位,虽然只是音频咨询,不能看到来访者的面部表情,但也是因为这种倾听式的体验,让自己的倾听能力更强,更敏锐了,而且在来访者沉默的过程中,我能通过倾听和对来访者的理解来判断来访者是否没有表达完,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没有慌、没有紧张,更多的是等待,由于咨询的练习越多,越能把握好来访者什么时候需要用沉默来思考、沉淀,让我应用的更得心应手了。
每次一小步,收获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