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事件
高三的一个清晨,我们做完早操回寝洗漱。刚进寝室,就听到一声惊呼,小柒说她的手机不见了。我们问是不是被管理员收走了,她说:“不可能!我特意把手机藏在枕头里,管理员怎么可能发现?”我们陪着她在寝室找了一圈,还是无果,最后只能画个圈圈诅咒管理员。
小柒用同学的手机给自己手机打电话,一直打不通。到了第二天晚上,突然打通了,但是没人接。小柒就一直打,打了好几个电话,还是没人接。这时,小柒的朋友小玲来到我们寝室,问小柒她的手机上是不是有一个卡通娃娃的挂件,她俩分别描述了那挂件模样,发现完全吻合。小柒兴奋地问小玲在哪儿看到的。小玲说她寝室小朱的手机一直响,但就是不接。她觉得奇怪,路过的时候瞄了一眼,发现手机上的挂件好像在小柒这儿见到过。
听说那女生是惯犯,脸皮比城墙还厚,如果我们就这么冲过去质问的话,她肯定不承认。然后大家唧唧呱呱说了一大堆主意,最后决定趁她做课间操时,让小玲把东西偷回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朱回到教室,发现到手的东西又飞了。她联想到昨天小玲的举动和今天课间操的缺席,就跑去问小玲,是不是拿了她的手机。小玲说手机是小柒的,小朱理直气壮地说是那是她的,让小玲还给她。旁边另一个女生阿意看不下去了,就为小玲出头,朝小朱吼了一句:“你偷东西你还有理了?以后不准来找她麻烦。”小朱当场没说话,转身走了。
过了几天,有两个社会上的人来到阿意班上,看见阿意在座位上,就冲进去,往阿意手臂上砍了两刀就跑了。事发突然,所有人都吓傻了。阿意第一个回过神来,立马跑到走廊上,盯着学校门口方向看。别的同学让她先去医院包扎伤口,她恨恨地说:“我要看那两人往哪儿跑了。”
晚上,我们看到十几个女生气势汹汹地朝小朱寝室冲去,马上关起门,在寝室竖起耳朵听动静。刚开始是争吵声、谩骂声,然后就是哐哐当当、咚咚咚咚,各种混乱的声音。同学说那是小朱被按着头撞墙的声音。这种状况持续了半个小时,所有人都闭门不出,我们寝室还在为其低声喝彩。白天的时候,我们看见阿意的手臂打着石膏,兴高采烈地跟旁边同学正说着什么。我们班的同学和她们班的同学都觉得阿意做的事情大快人心。
我们陆陆续续从不同同学的口中听说了小朱过往的昭昭劣迹和阿意的家世背景。小朱以前偷过十几次手机,因为抓不到证据,小朱又拒不承认,最后不了了之。小朱的钥匙链上有一把小刀,有时同学把牛仔裤挂在床边,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发现牛仔裤被割破,里面的钱不翼而飞,让人毛骨悚然。小朱在社会上请打手,说好的100块钱,因为没钱只给50,所以打手在实际操作时也比较敷衍。据说阿意的爸爸在黑白两道都认识人,这次小朱惹上她,要倒大霉了。
后面,有人把这事捅到学校领导那里,强烈呼吁要开除小朱。小朱的妈妈来了,和同学们据理力争,说她女儿最乖了,怎么可能偷东西。私下里同学们都气愤得不行了,各种喷,说这对母女太奇葩了,有其母必有其女,她妈摆出一副就她女儿是最好的,其他人都是坏人的表情,听说她妈离异后嫁了个有钱人,不怎么管她……
在这次事件中,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小朱的班主任,我们的物理老师。很多同学都不喜欢他的课,说他讲得太抽象,自己听得云里雾里。物理老师对此的回应是“物理无理就是没有道理”。物理老师是这个学校唯一护着小朱的人,他跟领导力争,希望给小朱一次机会,不然这个孩子的一生就毁了。物理老师还私下找同学们,让大家不要闹了,影响不好,也希望同学们能原谅小朱。同学们都不干,说小朱完全没意识到自己错误,现在就学会动刀子以后说不定还会去杀人,物理老师为了一己之私枉顾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实在可恶,然后跟学校反映,要求换物理老师。最后学校考虑到高三学生的情绪,真的给我们换了一个物理老师,也把小朱开除了。
几个月后,小柒被一个电话叫到警察局。因为小朱在学校外面又继续偷东西,被抓到警察局,并顺带交代了以前在学校时的偷盗历史,警察让小柒去局子里做个笔录。小柒回来时,大家既紧张又好奇地问小柒什么情况,小柒把事情简单说了一下,末了,还提了一句,她回来的时候,小朱正在警局的椅子上睡觉。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听到小朱的消息。
七年后的思考
18岁的时候,我们觉得世界非黑即白,人非好即坏。我们都是热血青年,嫉恶如仇。我们赶走喜欢偷窃的阿朱,以及护着阿朱的物理老师。我们以恶制恶,把手机偷回来。我们崇拜以暴制暴、伸张正义的阿意。
七年之后,回过头再看这件事情,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的地方。比如直接开除一个高三的学生是否合适,对待偷东西的同学,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受害者应不应该私下报复,当受害者又变为施暴者时,我们是否还应该袖手旁观,甚至褒扬这种行为?我们应不应该把手机偷回来?那个物理老师真的就那么可恶吗,有必要把他也赶走吗?阿朱到底在想些什么,她是否心理扭曲,有偷物癖,还有暴力狂躁因子?是什么让阿朱变成了这样,家庭破裂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能否从源头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