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an (7岁)作品】
01
昨天去儿子学校开家长会了,只有10分钟。
老师非常兴奋地给我们看儿子的数学PAT成绩单,说:他的数学,远远超过新西兰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水平,差不多等同于高一的水平。
怕把你吓着,我先给你看一下新西兰一般高中生的数学水平是怎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然后我再告诉你PAT是怎么回事。
PAT(progressive achievement test)是新西兰一种全国性的学生水平测试,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包括数学、阅读、写作和默字(math、reading、writing、spelling)四张卷子。
过去新西兰根本没有这样的大型测试,家长拿到手里的学校报考单只有类似优秀、很好、满意、及格的等级。你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靠自我感觉和想象。
后来据说因为小学生总体水平太差,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所以几年前开始了这个测试。
新西兰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是跟英国移民一起移过来的,政治正确的教学理念包括要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就是强调跟孩子的昨天相比,而不是跟别的孩子相比。每个孩子都有很优秀的方面,不要让一个方面的横向比较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心。
因为PAT 是个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跟全国其他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自己的孩子在一个什么水平,所以不断有人反对PAT,电视上经常有这样的争论。
目前为止,这个唯一的全国性测试还存活着。
当时老师很兴奋地讲解这个成绩单,强调这是和全新西兰的8岁孩子相比较,我能看出高先生的兴奋和骄傲。尽管他嘴上只是说:“看上去真的很不错。”
我呢?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吞下一句就要蹦出嘴边的话:“怎么不是跟全世界的8岁孩子相比呢?”
02
高先生跟我的反应不一样,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他作为普通kiwi(新西兰人的自称)的代表,PAT于他,是初尝横向比较的诱惑。
而我,作为闯过各种大考小考的老司机,见识过无数段位高手,这个PAT,根本没有触碰到我的兴奋点(PAT题目见文末)。
这种差异,源自于新西兰人和中国人对孩子期待的差异。
新西兰人对孩子的期待,跟我们不一样,从幼儿园时期就能看出来。
幼儿园征集家长对孩子的aspiration,类似于你想让孩子学习什么,将来成为怎样的人。kiwi们,或者从欧美来的移民家长,写的答案一般是这样的:
开心(be happy);玩得高兴(have fun);发展情商,同理心、关心别人等(emotional development,empathy and caring for others );学习跟别的孩子相处,分享,轮流等(social with other children,sharing, taking turns );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body,mind,spirit well-being)......
中国家长的画风明显不一样:
学英语;学习社交和交朋友;发展特长;为上学做准备......
孩子上学以后,kiwi家长是不是会认真起来呢?
我的同事和朋友们都是普通人,问起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大家异口同声:孩子在学校成绩跟得上,有个兴趣爱好,交个三五好友,将来能自食其力,建立一个普通的家庭,就是幸福的生活。
在中国家长群里,却普遍感受到一种焦虑的情绪:孩子这点没有做好,那点需要加油,怎么进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从小开始做的一切似乎都是为进重点大学做准备。
身在海外的中国家长似乎要少点焦虑,起码不用担心上大学了,但是,学区房、私立高中、世界名校、高薪专业......都是论坛上常见的话题。
因为期待不同,所以家长对孩子表现的反应自然不一样。
中国朋友圈里不是有晒娃狂魔吗?跟脸书上那些proud mum, proud Dad, proud grandparents 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自豪妈妈的瞬间。
11岁的的大儿子问:“妈妈,什么歌曲是这样唱的 nananah nanana nananah nananana nananah?”
我说:“嗯,我听过这歌,让我想想,我们去youtube上搜一下吧?”
歌曲是 Nirvana。好像闻到了青少年的气息。
“为什么你想知道呢,亲爱的?”
“我就是喜欢它。”
他对好音乐的鉴赏力是从妈妈这里遗传的!
对不起,我知道你很喜欢你跳舞时的表情的照片,可是,因为我太为你感到骄傲了...(所以就晒了一张孩子跳舞时的脸部照片)
在小学跑步活动中玩得很开心。我听说她跑完了全程!谢谢大家赞助,她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我刷到这些只用了两分钟。
一句话总结:
我的孩子一级棒,说话也棒,走路也棒,交友也棒,有个兴趣爱好更是了不得!
这么多骄傲的爸爸妈妈,却极少见到有人说希望孩子比自己强,朝什么方向发展一类的话。
我尽管在海外10年,耳濡目染很多,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期待孩子比自己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学业上。
上学期儿子拿回家学校报告单,阅读、数学都是Excellent, 写作是VG(very good), 我本来在夸奖他做的好,后来不知怎么就开始了下面的模式:
你写作上得加油了。
(儿子问: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得优秀啊。
(儿子:不需要非得优秀。)
是不需要,但是比别人做得好,你感觉不是更好?
(儿子:我没这感觉。)
......
尽管我小心翼翼,孩子还是感觉到我对他的成绩不满意,有点不开心。后来还是哥哥给他分析他做得什么地方好,才淡化掉我“夸奖中带着批评、批评中包含鼓励”的中国式家长做法。
03
作为中国人,咱不能不担心一件事:如果对孩子不抱很高期待,孩子是不是就会不思进取,然后做不出什么事业,没有什么精彩的人生呢?
还别说,很多kiwi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老大不小了也不思进取,或者一辈子租房子,或者干着最低工资的工作,或者动不动就得到商场前面卖烤肠募捐......但一家老小总是开开心心,度假休闲一个也不能少!
有同胞就送他们一个词语:“穷开心”。
年轻人呢?很多也没有什么职场规划,人生理想好像就是为了吃喝玩乐。
一个朋友的儿子不喜欢上学,喜欢健身,几年下来练就了一副好身材,后来去健身房做私人教练,工资不稳定,倒是天天乐呵呵的。老妈每次谈起来,语气里都是自豪。
我过去的同事伊娃, 爸爸是公司高管,妈妈有自己的生意,她18岁不到就给朋友家的孩子做保姆,后来到幼儿园上班,因为没有资格证,工资也不高。干了一年,攒够钱跟男朋友去欧洲玩了一圈(穷游)。玩欧洲的时候她写博客,爸爸妈妈在上面的评论,给人的感觉,自己的女儿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孩。
高先生的大儿子亚纶,小时候喜欢《星球大战》,家里有整套的星球大战的书籍、DVD、游戏和各种星战模型,整个玩物丧志。他也很喜欢汽车,后来就去车行工作,做新车保养,经常兴奋地讲今天自己又开了什么样的新车。
我前几年跟高先生说,也许亚纶应该去学一门技能(比如修车),或者去上大学什么的。高先生说:你说的很对,他是应该这样。但是他现在很开心,不想改变,也没什么不好。
唉,别人说kiwi太傻,还真是啊,20多岁的人怎么还跟孩子一样,随着心性想咋玩咋玩,父母也由着他们,以后咋办呢?
04
去年圣诞节开始,我的这种想法却渐渐动摇了。
圣诞节,我忽然发现亚纶跟以前不一样了,开始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还是比较清晰的。
高先生业很开心:看来他自己准备好了,比别人用的时间长了一点,但是能开始就不错。
朋友的儿子在健身房干得也挺好,后来跟一个爱尔兰女孩谈恋爱,两人到英国去发展,听说还给几个当地名人做私人健身教练,收入渐丰。
不久前在脸书上看到伊娃发帖,她已经大学市场专业第二年,一边还经营一个承办孩子生日聚会的小生意,能感觉她真的很享受工作。
类似的经历、成长看多了,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看法,是不是太主观、太片面了?
kiwi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是没多高期待,也没有给孩子压力要孩子超过自己,所以养育孩子方面倾向于顺其自然。
但是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很出色的方面,对孩子的兴趣也大力支持,所以大多数孩子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和由内驱力推动的兴趣爱好。
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他们跟呼吸一样平常、轻松,静待孩子在经历中自己“悟道”,发现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什么,然后再出发。
不得不承认,尽管这种父母似乎有点“不作为”,但是孩子们长大以后也并不一定不成功、不幸福。
因为工作关系,每天见到很多年轻的父母们,一个个都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平凡却体面地生活着,觉得自己不错,又能善待他人,小孩子也自信、开朗,某种程度上,这很接近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啊。
观念并无对错之分,因为我们的观念来自于我们成长、生活的大环境。
我们重视孩子的学业,因为高考还是普通孩子“晋级”的一条公平捷径,社会竞争太激烈,年轻人到了社会,不早做规划,不一步步奋斗,立足都难。
新西兰父母的观念,由来已久,也离不开制度上的支持:上大学相对容易,学费无息贷款,以及失业扶助制度,等等。因为没有压力,所以才能从容。
05
所以,尽管在我们眼里,PTA只是小儿科,但对于新西兰人来说,他们还是迈出了一小步。
其实有时候我也矛盾,就像在家长会上,我必须动用洪荒之力,才能咽下去“怎么不是跟全世界的孩子相比”的傻逼问话。
但我在慢慢放松自己,对孩子不再期待过高,多一些纯粹的赞扬,享受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的幸运。
也许,我的孩子将来成不了精英,可是,“泯然众人”又有什么要紧?只要他感觉自己有价值,生活得开心,不就好了吗?
就像很多国人喜欢男孩,因为男孩能延续香火,把自己的姓传承下去,可是仔细想想,香火是什么?自己的姓传下去几百上千年,对自己本身、对这一辈子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每个人的经历、人生都不一样,这辈子怎么感受,今天是否开心,明天是否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外国的教育是培养雄鹰,放飞孩子在天空翱翔。
我觉得这还是从中国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出发的评价,不完全符合实情。
普通人对于孩子的期待,是希望孩子是个一摇一摆快乐的小企鹅,不管会不会飞,每天都开心地生活。
好了,是时候揭开新西兰小学四年级数学PAT测试的面纱了,想笑就尽情地笑吧。哈哈哈哈~
槭树街艾林跟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