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法国《孤独与沉思》的作者苏利·普吕多姆开始,至今己经整整120年啦。
当今年10月8日晚上,北京时间19:00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将2020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当代著名诗人:Louise Glück露易丝·格丽克女士时,我突然间想起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莫言。
2012年,当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我们中国人终于实现了延续120年历史的“零的突破”。
而且中国文学也因此进入了所谓的“后诺贝尔文学奖时代”。
按理来说,做为第一个中国人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的作家莫言先生绝对是全民偶像级的人物。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当莫言先生还徘徊在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时候,我记得10年以前,文化部有关部门就曾经做过一次统计。
当时,莫言的文学作品在国外就有400多种,分别被翻译成英文、德文、俄文以及其他国家文字。
由此可见,莫言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认可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作品,在对外翻译和输出上莫言不仅是比较成功的。
而且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还从来就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
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了,莫言的作品在西方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销量的确乏善可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获奖呀。
【二】
毫无疑问,目前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奖项。可遗憾的是,出于某种政治原因,诺贝尔文学奖多次与一些国家发生龌龊。
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奖项的取舍完全岀于北欧瑞典文学院有关院士们的意志来定夺的。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当瑞典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瓦戈医生》作者,前苏联作家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时,问题就来了。
多么高尚的荣誉,却岀人预料,令我们伟大的帕斯捷尔纳克先生,因此而饱受苏联政府的威胁,不仅本人宣佈拒绝领奖,而且直到被开除苏联作家协会会藉而告终。
难怪赫鲁晓夫直到晚年还对此事深深感到愧疚。
更为滑稽的事还在后面。当诺贝尔文学奖再次授于《癌病房》作者, 苏联人民公认为“俄罗斯的良心"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先生时,苏联政府立即吊销了他的护照。
是他们作品不好吗?还是因为他们给伟大的苏联人民或者是苏联政府抹黑了?当然,也许就连作者本人都不清楚。
最搞笑的是,1982年《百年孤独》作者,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当他被告知自己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时,美国政府竟然拒绝他入境。
【三】
虽然瑞典文学院的学者们,他们从来没有承认过,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动机。可你定睛一瞧,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带有政治倾向的蛛丝马迹。
任何一个作家,有谁承认过自己是为了政治目的而写作的,可事实上你在他的作品中一定能找到政治含义。所以有人说瑞典文学院的老爷们,他们在政治上不怀好意,所以莫言才走上了领奖台。
前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
20多年以前,当代中国最顶尖的小说家到美国去参加书展搞签名赠书。可到了美国以后,门可罗雀,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来欣赏。
我想,如果说我们的获奖作品在国内并不一定都得到认同的话,那么走出国门,是否就真正受到欢迎呢?我看也不尽然。
当然也有独树一帜的。我们有位女作家名叫邓小华。她的笔名就是残雪。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瑞典文学院,该院士马悦然称残雪为“中国的卡夫卡”。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残雪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可见残雪的文学造诣实在是不同凡响。
2019年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时,她的获奖呼声相当高。这也是自从莫言2012年获奖以来的第二个呼声高的中国作家。
但是,残雪作为一名作家,却很少有中国读者认识。她的读者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赞赏有加;一方声称看不懂。
比如她发表的《我们的文化摧毁、毒害了我们的天才》就曾经一度引起关注。
其实去年残雪首次进入热门候选人名单时,就引发国内书迷不少热议。难怪她的名字在今年英国博彩公司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再次入榜前十名。
此外,热门人选中依然包括了长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今年9月获得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卡夫卡奖的米兰·昆德拉也被视作热门人选之中。
可最终花落谁家呢?当然是露易斯·格丽克。这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标新立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