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公司,生在血海狼窝里面。
我每天感觉就像坐在一辆飞速行驶的车上,轮子都要飞出去了,但还要继续踩油门,每天都惊心动魄的。
——程维
最近和同学聊到滴滴,不免有一些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的讨论。讨论下来,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核心策略的失误上。
从滴滴整体的发展历程上我们不难看到,其一直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增长。无论是从一开始创办滴滴,还是与快的合并,到最后与Uber大战,大战完了之后迅速扩张。其实滴滴的核心从来都没有变过,一直都是在做用户增长,同时还加大了对司机的抽成。无论是那些自媒体眼中是因为滴滴是资本的产物,还是因为滴滴需要盈利来支撑起如此高昂的市值。但是滴滴的做法就是这样的,所有人都看到了。
其实我们也可以在一些互联网课程里面看到,在起点学院和互联派等求职课程中,我们现在再去看,也都能看到用户增长或者是增长黑客一类的课程,而这一类课程的宣传海报上,可以看到,滴滴等互联网公司专门成立了用户增长部门。市场永远都是诚实的,如果没有这种真实存在的需求,这类课程也就不能存在这么久。
这样的核心策略也带来了滴滴的光辉时代。与快的合并,把Uber打出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形成垄断地位,顺势与美团、头条并称小BAT。但是在这同时问题也已经凸显。运营讲究一个拉新、促活、留存、转化,而这四驾马车的背后,是对用户体验的高度重视。滴滴的用户不仅仅是乘客,还有司机。不能说车主就不是用户,只能说车主是另一类用户。
在Uber退出中国后的一段时间后,用户对滴滴的不满已经开始初现端倪。乘客们开始抱怨司机接单过程中这样那样的问题,抱怨滴滴不好找车,抱怨滴滴出行变贵了,车主开始抱怨抽成太高......等等等等的问题。
在用户端,乘客是感受不到滴滴的补贴的,第一点: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就是那个样子,经济条件大家也都清楚,补贴过后的价格也就是我们差不多能接受的价格。第二点:滴滴的补贴策略在我们看来,和淘宝上原价500现价150一样,对乘客没有任何心理上的体验。所以说其实后来的补贴在我们看来已经名存实亡。而在司机端,加大对车主的抽成车主一定是不满意的,在这里车主开车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才会有很多能力层次不够的车主转向顺风车的“黑暗区”,也就加大了顺风车的运营风险。
到后来很多车主还有乘客在和客服交涉无果后选择上门投诉滴滴。这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已经属于高危情况,是需要紧急处理的。可是滴滴呢,除了上假地址,换办公室。没有去正面处理解决这种问题。听之任之。可能能是滴滴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滴滴在18年成立了用户体验部,但只是针对于乘客的体验。但是还是没有深入到用户的真正的体验。可能是因为企业太大,事情太多,没有时间花大工夫来进行改革,保证用户体验。想来我们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的道理。滴滴还是继续奉行自己以增长为核心的产品策略,结果就是在第一起事件爆发后,没有及时解决。(我不知道是因为在滴滴内部这已经不是第一起了,所以没有上心,还是滴滴忙着上市没有太多精力管这件事。)总归是第二件事件来的更快,也更猛烈。
所以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做的增长,是策略下沉到用户,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制定产品发展策略。你对用户好,用户不一定喜欢你,你对用户不好,用户一定不会喜欢你。
滴滴现在内部,不知道能不能体会到那种去病如抽丝的疼。但是我相信,如果滴滴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的话,怎么改,都不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