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当老师的人,可能都会思考,毕生要做一个怎样的老师?是做一个苹果?是做一个茄子?是做一个花朵?还是做一棵树?教科书上的题有答案,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作为一个世界上独特的,生长性的个体,这个答案却是不能整齐划一。只能我们每个人边走边学,边学习边调整。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是一个神秘的事业。一方面是指教学没什么终南捷径,不可以一步到位,并非是简单的操作,另一方面,他也承认,他穷其一生都不可能达到全面揭示教育真相的境地。同时,法国哲学家埃德加.墨兰在《复杂的问题》中提到的,他认为世界万物本身就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方式去思考一个问题。
教师这样神秘复杂的事业,我们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坚定的建设者。它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都不要轻易的沮丧,不要轻易地承认失败,要去直面它,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的命。我们需要有转换能力。
书中提到德国培养教师的方法,以及怎样改善职业倦怠的方法:第一热爱,第二,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第三有比较优越的职业待遇。
我认为做一个有情调的老师也是对抗职业倦怠的好方法,怎样做一个有情调的老师哪?
第一做一个本分的教师。
首先要遵从生命本身的独特性、个体性、按规律办事。其次要有边界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代替父母,但是并不等于说你就是父母。父母学生认同你的时候,你的职责要进到,不认同的时候,你就要退出,就要在边界之外。最后要有“只管打坐”的意识,我只管去尽责任,最后你长成什么样子,其实是你自己的造化,是你的际遇,是你的天分,是你命定的安排。你成功了,我不把功劳据为己有,你失败了,也不能完全由我负责。
第二,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课堂。
基础教育要遵从生命内在的规律,这种规律,会使得我们对连续进行探索的时候有一种从容感,就是我现在不用那么急,小学阶段就做小学的事,一年级就要一年级的样子,让儿童成为儿童,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非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是身体性,包括语言、表情、眼神、听力和姿势。第二个是教师的价值观,是人类的情怀,是我们最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第三是亲身体验,亲自参与。
第三不要辜负灵动的生命
教育最核心影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教师对教育、对生命的态度。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关系大于一切。
对于一个老师老来说,自己的生命是灵动的,要与衰老作斗争要于惰性作斗争。教师是生长的,学生是生长的,所以课堂应该是激发孩子的生命力,用生命情怀去教学生,所以学生某些能力的发展会超越教师能力的局限性,这才是真实的成长,真实的生长,这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最后,要给一个孩子人生抹上甜蜜色彩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该是带给学生了更多的甜蜜快乐,而不是多谢你了多少钱,发多了多少的文章。当然前提是国家已经给予老师们更多的待遇提高,和身份上的尊重。
老师要理解孩子,顺其自然,肯定他、鼓励他、教师要用人性之善,用诚恳的、素朴的、善良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方法对待学生,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学生好了,也就间接的推动整个社会更和谐,很温馨,更美好。
老师们,做一个手艺人式的老师吧。用你的专业素养精雕细琢你的作品。做一个只管打坐式的老师吧!用你的不教之教的开放性,去理解学生的慢慢地快。做一个有情调的老师吧,这样你会更加的热爱你的教书这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