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一般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门楼为特点。
徽州建筑的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而已。
富家门楼十分讲究,有的高大三层、四层,飞檐翘角,多用砖雕或石雕装饰,内容也非常丰富。
最有名的是歙县渔梁镇一民宅门楼,两横枋间一幅砖雕“百子图”,画面所雕百个玩童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堪称徽派门楼经典之作。
门楼是住宅的脸面,也是主人地位的标志。徽商用心制作门楼,也是自我财力和地位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