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不是多读几年书,混一张文凭

“你是研究生,文笔比较好,你来写吧!”

“你是研究生,读书比较多,这个对你来说应该很简单!”

“你是研究生,比较有想法,看看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有时候听到这些话还蛮感激他们的信任,但是事实却是有点尴尬。

在一些人眼里对“研究生”带了一种光环,因为不是人人都能读上,能读上的肯定很厉害,以至于驾校教练都批过我,“这么简单的操作都不会,还说是研究生呢?”

当时我实在哭笑不得,其实我的专业不是开车呀。

1就这样读了研

常说,本科的学习范围是某个领域的一个球,主要是打基础,各个方面均有涉猎,而研究生的学习范围是一个面,在某个领域的某一方面有些粗浅的建树,并不是样样都出众的,到了博士阶段,学习范围更是集中到一个点,所以学历越高,关注的区域反而越小,同时也越深。

作为一个理工科研究生,专业不是文学,真的不能说得上文笔好,顶多是能写写推导性的论文。至于读书比较多,说来惭愧,读研期间我是看别人的论文比较多,书倒是没读几本。想法呢,在自己研究领域的比较多,其他领域就不敢当了。

哈哈,那看起来读研也好像没什么出众的地方,我在大四那会也在纠结要工作还是读研,后来我妈说,反正下半辈子都在赚钱,早赚迟赚都一样,体验下科研生活有什么不好。

也对,就去体验一把,体验了才知道读研究竟是什么过程,从更多角度看这个世界,才不枉此生。现在看来,读研的益处主要是思维性的成长,这番思维性的成长对我日后的职场生活也是有帮助的。

2知识不是标准答案

读研搞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未知,我们科研人员就成为了迷雾中的开路者。正因为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是什么,但我们又不知道从何走起,所以才需要导师,为我们导航,指明方向,不过导师能提供的只是方向,他也告诉不了你答案是什么,只有我们自己的双手才能拨开迷雾,听起来挺帅的!

试想,如果把你丢进迷雾里,不借助工具怎么能找到出路呢?

拨开迷雾当然需要工具,这里的工具就是知识,但读研的知识和从小学到大学的知识又不大一样。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学习的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追求知识其实相当于在追求标准答案,我们得到的知识只有对错之分。而到了研究生阶段,知识显得更加灵活,我们更具有自主性,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我们主动去选择,我们更关注能否用知识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正确与否,以前学的知识是由别人创造而现在创造者变为了自己。

经常能听到,上学时候学的知识出到社会是没有用的,与社会脱节的。

依我看来,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课本上的知识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上提出的,是实际问题最本质最抽象的提取,而社会问题是一系列因素的复合关系,倘若没看清我们对知识的应用具有自主性,一味地生搬硬套到现实问题,当然是套不到的,所以就有了知识脱节的结论。

学了这门知识,不代表这门知识只能解决这类问题,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不要拿着锤子,就把所有事情看作是钉子,对事只拿着锤子当然与社会脱节。

以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为例子,他通过反复训练给狗建立起了一听到摇铃就会流口水的条件反射,这个实验我们上中学那会都学过,这个知识人人都知道,好像实际生活中除了训练狗就别无用处,所谓的“与社会脱节”。

事实上,应用条件反射取得不俗成效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百年不衰的可口可乐就让条件反射与社会接轨了。可口可乐实质只是糖浆和咖啡因的混合物,但多年来却在我们大大小小的聚餐中都占了一席之位,有没想过为什么可乐会是黑褐色还带有气呢?

我们先从接近黑褐色的饮品想起,条件反射自然想到咖啡或者红酒,那是高端饮品的颜色。带有气呢?条件反射想到了香槟,那是庆祝的气氛,可口可乐就是喜庆的口感与昂贵的外观结合的产品,让人爱不释手,虽然它的本质只是糖浆,但却在推出之后红红火火了一百多年,至今也经常在大雅之堂看见它的身影,这正是知识与社会接轨的妙处。

知识是一种多功能的工具,能灵活应用知识,并且依据工作中的问题改进这个工具,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这时知识才是力量,往往很多创新点就是来源于多个学科的知识灵活地结合。

3有了洞穴才来风

搞科研本质上是一个提出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按《禅与摩托车维修技术》所说,科研的普遍过程是

(1)问题是什么?

(2)假设问题的原因

(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预测实验的结果

(5)观察实验的结果

(6)由实验得出结论

搞科研要研究的问题不是从书本上来的,那从哪儿来呢?当然是从导师那里来的,也许导师会告诉你一个他觉得可以研究的问题,让你去研究,或者也许导师只是告诉你他研究的领域,让你找个问题来研究。

怎么听起来有点坑啊!那不就意味着,我要剥开的迷雾全靠导师的心血来潮嘛,和我想的“探索未知,揭开奥秘”差得有点远呀!

不过,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所以选导师还是要先了解下他研究的领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不然科研真的有点苦!

回到问题上,不管导师给没给你问题,起点都是一样的,都只是把你引到某个未知海域的边缘,在你还是一头雾水的时候把你推下去,导师不像之前的老师,会给你上课,从零基础把你领进门,他给你的只是一个点,而你要做的是从这个点开始构建一个体系,摸着体系枝节的延伸前行。

接下来你要做的是看书和看论文,导师的领域很有可能和你之前学过的知识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我的本科专业是通信,导师研究的是压电材料,意味着我通信的知识全然用不上,能用上的只有一点电路基础,接着自学结构力学、材料学、超声学等知识,说不出的憋屈感,幸好有导师和学长推荐的一些入门书,还能让我有个看头。

刚开始的时候真觉得后悔,怎么选导师的时候没了解清楚,“隔行如隔山”呀,都是些没听过的专业名词,什么“应力应变”呀、“杨氏模量”呀……总有一种这几个字我认识,但是连在一起我就不认识的感觉,不过这个时候也是最锻炼个人学习能力的时候,主要是收集信息及转换的能力,这对日后职场的发展大有裨益,这时常用的收集工具除了度娘,还有谷歌学术、维基百科、图书馆各大杂志的数据库,有时还要登下外校图书馆的数据库。

当然,这些收集工具更多是英文的,搞过科研的人就会发现,光中文的资料压根就不够用,而且文字论述得含糊不清,同一个词,分别查一下维基百科中英文版的解释就知道差别了,再加上读的论文是英文的,你要发表的论文也是英文的,这对个人英语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英语还是要好好学的。

那么,应用这些工具就能建立所需的体系吗?没那么简单,有时还要上上些学术交流论坛,与国外的留学生互帮下载论文,毕竟在中国限制还是比较多的,有时还免不了和论文的作者直接交流,我就试过遇到不懂的,发邮件给作者,作者是加拿大的,也许太忙没有回我,过些时日我迫不得已再发邮件给他的导师,作者终于回我了,感谢他耐心地给我解答问题,解决了我卡壳很久的困惑。

在各种不认识的中英文词语中畅游几个月,慢慢就摸到了门路,你会有种惊喜的感觉,怎么原来看不懂的论文语句现在能看懂一点,人真是神奇的动物啊!

有了门路,你就可以尝试提出问题了。

不是吧!折腾了几个月才到了科研的第一步,问题是什么!

也不是一开始不能提出问题,只是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才合适。

在提问题的环节,比如你会发现现有的一些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的,接着你可以猜想如果这些条件发生改变或者是不加这些条件,结论是否依旧成立呢?如果不成立又会有怎样的结论呢?

就这样,你就有了自己研究方向的主心骨了,当然,其中的一些问题也许前人已经研究过了,这不要紧,得益于知识世界的浩瀚无边,“巨人的思考”总是有其局限性,你总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上面是对如何得出结论提出问题,你同样也可以针对如何应用结论提出问题。

例如,这些研究结论原来是这个领域的,在我研究的领域是否可行呢,到别的领域是否可行呢?

这个结论原来能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来解决别的问题呢?

这个结论原来有一定的限制,我能不能优化一下,使它的适用范围更广呢?

有了问题和研究方向,就可以开始假设,而假设的提出少不了前几个月的积累,因为对这个领域有了大概的了解,才能提出更合理的假设,这时你该做的是,重复上几个月的工作——看论文、查资料。

Oh no!怎么又回去了?!

表面上看是一样的,实际上会省力很多,你已经带着假设了,头脑里有了风向标,就能有的放矢,手上也掌握了查阅论文的工具,不需要再去摸索,这时你要做的是找出前人研究到什么程度、和你自己的假设差别在哪里、把前人的结论联系起来为自己所用、设计实验、预测结果、进行实验……

科研讲究严谨,导师一再强调没有依据的结论别瞎掰,在科研中浸染多时的自己慢慢也变得有“强迫症”了,凡事都要知道个来龙去脉,没有依据的结论怎么也不会相信,总是要往根源钻,听到的话总要想什么条件下才是对的,这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做些改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在自己的眼前,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结果都是有迹可循的,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如果结果不好,肯定是某个因素除了问题,而不是机缘巧合。

这样的思维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容易钻牛角尖,容易想太多,好处是思考问题更讲究逻辑,因为科研的论文是要给人把问题说明白,所以得出结论的过程会更有条理,循序渐进,一目了然,同时也会从更多的角度思考,做更多的比较去选择更好的方案,这对日后的职场工作是有利的。

想得少的人是快乐的,面对事实更懂得顺其自然,而想得多的人是纠结的,但同时也是有成就感的,因为能看清事情发展的细节,知道自己操作了哪一环节导致这样的结果,日后用同样的方式可以取得同样的结果,就好像炒股票一样,想得少的人觉得赚钱了就是运气好,亏钱了就是运气不好,那是偶然的,而想得多的人研究过走势、财报、技术指标、大环境、参与者等,虽然折腾,但他很清楚地知道明天将看到什么,他的世界更多的是必然,有了洞穴才会来风。

4逼出来的习惯

以研究生读三年为例,第一年上课要做作业、做课程设计,最后一年要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那真正留给科研的时间就只有第二年,除去前期打基础的几个月,能用来出成果的时间只剩下大半年,要在这大半年完成一套系统的研发或者是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时间还是挺紧的,更何况大半年里总会有些别的事情,如果是读两年的研究生,时间就更吃紧了。

所以很经常的情况是,风风火火读上了研,以为前途无量,在这几年里潇潇洒洒,临近毕业才发现成果拿不出手,毕不了业,慌的一比!其实读研已经是半个职场,要想出成果需要学会时间规划和精力管理。

导师总是强调,不能太懒,但是也没必要每天都百分百精力投入,人会很累,只要每天投入百分之七八十,坚持下去,不会毕不了业的。

科研是慢工出细活,临急临忙抱佛脚是完成不了的,不然人人都可以做科学家了。

科研难的不是百分之多少的投入,而是能坚持每天都这个投入量,往往大多数人本来就不是对科研充满热忱,要每天都花大半精力对着数字图表很容易泄气,中途还会遇到卡壳,一卡又不知道会卡多久,剩下的时间充足还好,还能慢慢探索,临近毕业才卡,即使投入百分之二百都无法攻克,真的死了的心都有。

我读研那会都在纳闷,科学家不都是每天悠哉悠哉地查查资料、做做实验吗,怎么会有deadline的,有deadline怎么搞得出惊天动地的研究成果?!还要定期向导师汇报进展,总感觉自己每天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搞科研一样。

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让我明白到,做事不仅仅要坚持认真,还要学会积极主动汇报,不管是对导师还是对领导。他们看重的不是过程,结果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态度,不管进展多慢,主动汇报了只是挨个小批,如果隐瞒不报被发现了,绝对没好脸色看,哈哈!

幸好科研有一个特征——存在试错性,只要是新的发现就是有意义的,不管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另一方面,毕业答辩看的是读研期间的工作量,和职场中的某些绩效考核指标类似,说白了就是发现得多、做得踏实、写得精彩,所以,换角度思考问题、优化的方法、突发奇想的点子等等这些发现平时都要一股脑地用小本本记起来,说正式点叫注重平时积累。

到临近毕业那会,你的小本本就不是一般的厚了,梳理一下就能填充进论文里,让你的论文丰富充盈,让答辩老师眼前一亮,而平时的工作汇报也只是小菜一碟,挑几页笔记就能应付了。

写着写着,我发现读研过程中得到成长的方面远不止于上述所说耶!常说,“读研只是多读几年书和混一张文凭”,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但是,如果没有完整投入到读研的每一个环节,这些成长是体验不到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776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2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36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30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4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1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5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3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0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35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54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0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03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