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前几天在教练技术的小组内讨论关于愤怒的话题,大家的讨论觉得挺有意义,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生气了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个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发火,有的人则不然?
问题二:为什么有时候你容易发火,有时候则又不容易生气?
人为什么发火?
从教练技术经常用到的“冰山模型”来解读发火这个事情。冰山模型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冰山付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隐藏在水面之下,我们理解一个事情,不仅要看到冰山之上的行为层面,更要看到冰山下面引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1. 行为
- 发火的行为是直观的可以看得到的
- 摔杯子、拍桌子、大声斥责这都是发火行为表现
- 不理不睬,黑着脸,不回应不搭理也是行为层面的表现
2. 情绪
- 发火背后的常见情绪是愤怒
- 恐惧、伤害等情绪也可能发火的形式呈现
- 产生情绪的原因是因为观点看法和思维认知等
3. 思维
- 对于某一个事情的看法和认知
- 思维主要体现在应该式思维,“你应该...”“不应该...”
- 当我们有了应该的思维之后,如果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想象的样子发展,于是就会引发情绪
- 我们的大多数思维都是来自于我们的信念体系
4. 信念
- 信念就是:对自己的期待、对事情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来自他人的期待
- 信念比较偏重底层的认知,一个人对于人、事、物的相对底层的看法
- 大部分人的信念是基于他自己对于自己的身份的认知
5. 身份
- 我是谁
- 我属于什么角色
- 我的本质是什么
- 我秉持什么样的精神
生气表面上看很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层面的问题。其实大多数生气的行为都可以往上找到情绪,情绪往后找到思维和认知,思维和认知的背后是因为我们有一些限定性信念,最后信念其实是来自于自己对于自我的定位和身份解读。
下次写文章聊聊怎么解决发火的问题:觉察的七个层次
第一层觉察:发火行动之后,之后看到了不好的后果,开始后悔反思。
第二层觉察:发火的行动中间有所觉察,中止了发火的行为。
第三层觉察:发火的能量准备爆发之前有所觉察,没有做出发火的行为。
第四层觉察:发火的念头产生,发火能量升起的时候觉察,止息冲动。
第五层觉察:发火的念头产生,能量没有开始聚集就觉察到了。
第六层觉察,发火的念头刚生就觉察了,然后观察着灭了。
第七层觉察,念念清净,发火的念头刚产生,就觉察到了,然后就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