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教育要回到人性的起点》
书中讲到一个事例,如果你追求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课堂,那么你或许不会带学生到户外上课,因为野外的一朵小花,一只蝴蝶,甚至一缕微风都会干扰学生学习的质量。
但是,如果你是追求学生生命与自然融合的课堂,充分展现孩子在大自然里的那种纯真、喜悦、放飞自我的个性,那么自然是野外的语文课很能接近这种理想的状态。
我想,此刻的老师在育人方面的重心并非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而是在关注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上。
此时的教师,确切地说,并不是教师,应该说是一位研究者者和实践者,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口中有人,目中有人,心中有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复杂的教育,它不仅需要技术的操练,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还要回归到人性。
离开了人性去谈教育的得失,就像把鱼和水分开以后去研究鱼的生存能力一样,无疑是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