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话题很火,关于林黛玉说不喜欢李义山的诗。我也试着分析下。
四十回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要把残荷拔去。”宝玉立刻说是好诗,这些残荷也因之留下了。
我们先看李商隐原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林黛玉在这里给更改了一个字。由“枯”改成“残”。这是《红楼梦》最秒的一笔。作者为什么要借林黛玉之口这样改?而且改的比原诗更有意境。“枯荷”写实,很具象;“残荷”写意,很意象。这其实是二度创作。
林黛玉是研究过李商隐的。只有深入研究才可以做出客观评价。我认为林黛玉是开始喜欢,后期又排斥李商隐的。
林黛玉五岁丧母,七八岁就到了贾府。虽父亲健在,毕竟寄居外祖母家。贾母王夫人等对她再疼爱,也弥补不了父母天伦的缺失。这就造成林黛玉敏感细腻的心思,多愁善感的性格。李商隐的诗,在早期一定是吸引影响林黛玉的,因为非常有代入感。无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都会对成长期的林黛玉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那种孤独缠绵也恰是文艺女青年的最爱。“心有灵犀一点通”不正是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期盼?
林黛玉深入研究过李商隐的诗,并不断推敲揣摩,甚至修改。你看她张口就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而不是原文“留得枯荷听雨声”。作者故意这么写,就是告诉读者,林黛玉这句话“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有问题。
那么林黛玉为什么说,“我最不喜李义山的诗”呢?
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她长大了。长大后和儿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够更理性的面对问题。林黛玉发现,李义山的诗解决不了她的问题。虽然他诗的意境,很靠近她曾经臆想的自己。但自己并没有成长成当初自以为的样子。
我们印象中林黛玉应该是多愁善感,敏感小气。其实正相反。林黛玉是很大气的。她大气的包容史湘云一次次挑衅,因为她知道史湘云比他更孤苦,更需要关爱。
她因为薛宝钗对她的维护,重新认识了薛宝钗,彻底打开心扉接纳薛宝钗。
她对金钱没有世俗的概念,随手就抓了好几把钱给秋纹。因为她不缺钱。林如海做为两淮盐运使,林家更是豪门,人口不多,消耗比贾家少太多。我们曾经研究过贾家的人口,怕不有上千人。所以林如海留给林黛玉的遗产是非常多的。书中没有明显的写到林黛玉的遗产被贾家贪墨,我们也不去猜测。按照明清的法律,林黛玉的遗产,贾家只能作为托管人,而不能实际使用。
林黛玉也一定发现,长大后的自己,并不像小时候自以为的自己一样。那她当时对李商隐的诗的痴迷,就很尴尬了。也许哪一天被姐妹们想起来,又要被打趣一通,就像她的姻缘一样。所以她干脆先下手为强,自己说出来不喜欢李商隐,这样既撇清了当时自己费力研究的尴尬;也避免他人再说她小心眼,太敏感,整日像李商隐一样伤春悲秋,情感朦胧。
这种行为我们并不陌生,暗恋一个人,怕别人知道,偏偏要表现的那么不屑一顾。如此而已!
撇清李商隐,就是林黛玉撇清自己给人之前的不好印象,是成长后甩标签的一种排斥行为。并不是真不喜欢,不然也就无法给李商隐的原诗“枯荷”改成“残荷”。一字之差,意境却已变得更好。这应该也是作者的得意之笔,为了突出效果,刻意用黛玉的口把它说出来。正是一举两得的妙招。实在高明。
本文原创首发自今日头条。作者:君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