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第四原则:建立规律性问责制,以此督促激发我们在执行中的聚焦和持续行动力。
【R-阅读原文】p168-169
什么是最重要目标会议
最重要目标会议不像你之前参加过的任何会议。
它只有一个目的,使团队注意力的焦点从日常事务中转移到最重要目标上来。它需要定期召开,至少每周一次,或者更频繁。它有固定的模式,如下图模型所示。
1.问责:汇报上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每个团队成员都就自己上次会议作出的工作计划(承诺)汇报工作。
2. 回顾计分表
吸取经验教训。团队评估他们的工作计划是否可以推动引领性指标,引领性指标是否可以促进滞后性指标。他们讨论哪些工作有效,哪些工作效果不佳,以及如何调整。
3. 新的计划
清除障碍,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基于这个评判标准,每个团队成员都瞄准引领性指标制订出自己下周的工作计划。尽管看上去这种规律性的问责相当简单,但它足以在日常事务的纷扰中,使人们保持对最重要目标的聚焦。
【I-重述信息】
目标定下来以后,需要观察反思,行动反馈。这里所说的问责,应该就是我们现在做的回顾、反思、复盘一样的道理。而唯一不同的是,问责将通过最重要目标会议实现,它与普通会议最主要的区别是,最重要目标会议只聚焦于一个目标,在固定周期内围绕这个目标回顾执行情况和计划下一步。
为什么需要这个会议呢?我们制定了一个清晰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有了引领性指标和记分表跟进,是否就能保证我们达到目标呢?相信我们都有很大的体会,我们经常会被大量的日常事务、紧急事件淹没,这些事件经常会占用我们大量时间,导致我们无精力去完成最重要的目标。如果是团队,在大量日常事务中,成员有可能都忙于处理他们认为当前重要的事而忘记了团队的最重要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由始至终贯彻最重要目标的问责制度。
而执行这个制度的会议也很简单,甚至几分钟就可以了。因为它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只专注于重要目标汇报,日常事务不在汇报范围(这项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执行中,不把日常事务带到重要目标会议上是非常困难的,当目标进行得不顺利时,人们会习惯性地提到其他日常事务)。二是会议至少一周一次,周期时间固定,固定周期能形成惯性,提高会议效率,而且可以避免问题存在时间过长。三是固定模式,会议流程主要有三项内容。
三项核心内容:
1.根据工作计划汇报上周完成情况:工作的进展状态、面临的问题。
2.回顾目标,结合记分表进行评估及重申责任。
3.提出解决思路,制订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A1-联系经验】
去年我制定了2017的年度目标,但未设固定周期进行定期回顾,即使有回顾,也是像流水账一样记录,而且记录断断续续的,对实现目标一点帮助都没有,今年10月份时我做了一次复盆,发现我虽然连续践行了三次90天,但因为不是直接针对年初目标践行,实际上是未有效推动原来的目标,原来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是在其他方面小有成就。总结主要原因,一是我没有定义最重要目标,经常插入新的想法。二是没有建立固定问责制,针对最重要的目标,回顾问题解决情况及现在困难。三是没有制定过程记分表,让执行情况显而易见。四是原目标未有计划具行为能推动目标的到达标准。五是虽然目标对我很重要,但不完成也不会有什么立即出现的坏影响,只是如果达到了就会有质的量变,所以在实际执行中,总是被推迟。
【A2-规划应用】
在即将进入2018之际,反思2017的各种存在问题,我定下了2018最重要目标是成为三级拆书家,在这个过程我需要锻炼提升文字组织整理能力、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同时已制定了相关的引领性指标。按照拆页内容,制定2018的问责计划。
1.设有日历日程及提前一天提醒,固定每周日上午6-9点回顾上周已完成事项(不受地点限),评价事项的有效性,是否对目标有推动,表扬自己;分析未完事项原因。第一次回顾为2017年12月31日。
2.根据前期已制定的记分表,回顾进度,总结经验,评估引领性指标的有效性,然后更新记分表。
3.先计划未完事项的一下步行动,再确认原计划。上周记分表及本周计划发简书及“一期一会”公布,向公众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