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后,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没有吃了多少苦的一代,但是实际上,我的童年和大多数80后经历的差不多,老家在记忆中稍显贫穷。
不像今天的我们在这炎炎夏日,基本每家每户都有空调,那个年代没有空调,我们只能拖着竹子编织的躺椅来到后院乘凉,后院里种了两颗大葡萄树,茂盛的藤枝已经密密麻麻的铺开了,父亲便用竹竿给它们搭了支架,这样一来葡萄树的枝干便能错综复杂,相互交缠在一起,这样形成了天然的阴凉地方。我和姐姐便是在那个葡萄树阴下慢慢长大的…
一到夏季,老家也热的紧,大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随处可见父辈们拿着刷洗干净的化肥袋子铺在地上,便能酣酣入睡。那时候的日子节奏过的缓,大人们也能在匆忙的农耕时节休息片刻,有时候我便会注意到父亲消瘦的胸骨伴随着深深得呼吸声上下浮动着,萌生一丝丝心疼,但那时候还太小,顾不得这么多,转身跑去找姐姐到后院去玩。
依稀记得小时候后院的葡萄是在我和姐姐的守候下变红的,一到夏日,我们搬来椅子仔细认真的查看每一个果实的变化,害怕错过任何一个亮着粉红皮的葡萄,我们总能在为找到那一个果实而开心的蹦跶起来,那时候的吃着那一颗颗酸到不行的亮着粉皮的葡萄就能把幸福填满,不知不觉中便在躺椅上安静的睡了一下午。
就是这样平凡的日子,我和姐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伴随着我们一个一个外出求学,老家的后院也永远停留在了记忆中,不知道是哪一年回去,父亲整改了后院,连同那个那颗葡萄树也铲除了,回来看到此景多少有点心酸,这不仅仅是一颗葡萄树,而且是我和姐姐整个童年的快乐时光。再后来,每每和姐姐谈到老家谈到那颗葡萄树,总能迸发出很多话题,不仅仅是因为葡萄好吃,而是童年难寻。
如今的我们,已各自成家,在城里有了各自的房子,但是姐姐时常问我什么时候回老家,时常过段时间就会问我回不回老家,我明白,其实回去也没啥事也看不到啥,但是,回去了,才能找寻真正的自己,那里曾发生的一切,深深的刻在脑海之中,烙在灵魂深处。
唯有踏上那一片土地,肉体才有容身之处,灵魂才有安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