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觉真的很温暖,父母的陪伴,朋友的嘘寒问暖,都令我感动。在学校的时间长了,总感觉自己还很幼稚,依恋家,依恋越来越年迈的父母,越来越离不开他们。现在才真真理解“父母在,不远游”的含义,原来我是如此不舍得他们,不舍得这个家。
虽然也拥有自己的小家,但念念不忘的仍是自己出生的地方,那里的水土养育了我,叫我难以忘记。小小的一个院子,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地方,虽然他不富丽堂皇,也没有山清水秀,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都如此清楚。不管在外漂多久,依然有一盏灯为你守候。躺在温暖的舒适的小床上,隔着窗户依稀看见月朗星稀,或是满园银色,亦或是雪的纷纷扬扬,享受万籁俱寂的夜里给你带来的享受。仿佛找到了尘世中的一方净土,享受无穷的乐趣。大城市的喧嚣、繁华、夜生活的丰富,在这里找不到半点踪迹,有的却是掩饰不住的童趣和童真。
一夜的纷纷扬扬,遮住了无尽的田野,满眼尽是耀眼的白光,这幅巨大的画卷,是大自然的杰作,手笔不小,气势恢宏,道出了人间的冷暖。我想拍下这迷人的景色,却又深怕惊扰了它的好梦。我在苍茫大地中站着,静静的看着,它却一点一点远离了我的视线,太阳初露锋芒,它就要完成它的使命融入泥土,正像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样,瑞雪兆丰年。雪依然在化,但家温暖依旧。
可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村庄再也不能回来了。最近几年,各地都在响应国家的政策,搞拆迁。我的家也在拆迁中不见了踪迹,每次走过那片废墟前,我的心都会莫名一紧,感觉又回到了从前。每次放学回家,总能一眼就能看见我们家的小院,小院门口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澄澄的柿子,像红灯笼一样给人满是喜悦的感觉。最喜欢伸手就能够到各式各样的水果,从春天的满院花开,到秋天的果实累累,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它的变化。一年四季,色彩分明,满院都是我们打闹、嬉戏的场景。
自从拆迁后,母亲和父亲就感觉被抽掉了一些元气,看上去总是愁眉苦脸的,心里老是挂念着从前的小院,尤其是母亲,腿脚不方便,越发的怀念我们的小院了。多次提及,夜里做梦每每触及小院,一伸手,梦醒一场空。醒来后总是半天的失落,其实我也有同感,虽然多年在外求学,但是对于家,对于小院却又莫名的亲切感。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处处都是我的影子,怎能不去怀念呢!
俗语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外边虽好,总归不是自己的家。母亲经常说“叶落归根”,但是现在连自己的根都找不到了,应该何去何从呢?虽然现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总觉得少了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邻里关系冷漠,甚至连住在对门的是谁都不知道,更别提有事时希望能伸出援手了。或许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时会喘不过气,因为我再也没有家的感觉和概念了,当我迷茫彷徨时,再也没有一盏灯为我守候,辞旧迎新的春节里也在难觅那曾经最熟悉的画面和场景,我记忆中的关于家的一切只能停留在梦中。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远方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情感上的纠结与忐忑跃然于纸上,而我现在连纠结的权力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在梦中的不期而遇和记忆中的残缺的碎片。时间能冲淡一切,时间是治疗伤痛的灵丹妙药,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会留下一下无法愈合的伤疤。
家虽远去,但永不会忘记,只因伴随我成长的故土的气息始终让我感到惬意,只因家的记忆已经渗入到我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皮肤,注定陪我一起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