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身体和工作原因,我已经很久没有参与那些“局”,一个人过着深居简出的惬意小日子。
这可能也是人到中年的一种独特领悟吧,朋友不要多,琐事不要多,电话不要多。
我一朋友甲,因为自己经营的项目上遇到了一些麻烦,需要找相关的领导乙沟通协调一些事项,但是甲跟乙没法直接建立联系,所以找到了我,我也不认识乙,于是我找了我的另外一个好朋友丙,试图从他这里也找到乙,然后就有了各种然后,中国式的饭局就自然而然的组合起来了。
当天参加饭局的人有6个,各有特色各具千秋,也是各怀技能,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饭局。
首先我先介绍下参加饭局的6名选手,以便更好的引出下文。
第一位,当然是我自己了。一个曾经一直在所谓的甲方一线的工作人员,在一阶段的市场红利下,有过一段光鲜亮丽的经历,导致了目前眼高手低,人到中年生不由己的尴尬局面。
为了让生活看上去依旧好看些,在不断的尝试着各种可能性,以此来寻得适合自己的谋生。
第二位,是上文提到的甲,他原先是我工作上的供应商,属于什么都能做什么还都能做得很好的那种,因此经历了这十年的打磨后沉淀后,开启了他自己的新局面,有着比较好的发展。
因此开始尝试着一些他曾经觉得不可能但现在却正在努力着的项目,当然会碰到很多未曾想过也未曾经历过的困难,他的精神非常旺盛。
第三位,是我的同学丙,我俩同学,然后巧合的是我俩居然还是刚毕业的同事,因此我俩走的很近。
丙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做事比较稳重的人,这也直接决定了他一直在我们原先的单位里坚守岗位,十几年的坚守,同样也换来了属于他的高光,人脉资源。
他能绕七绕八找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也是我经常会找他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很享受的一种状态。
第四位,是我和丙的一位共同好友,我们称他为丁吧。其实这个饭局跟丁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因为下午早些时候,丙下午闲着无聊想提前打牌,但是另外几个又没法提前过来,于是才有了丁出现在了这个饭局里。
丁是一位富二代同时也是一位创二代,有钱但是依然奋斗着一位比较成功的创业家。我跟丁最早认识,也是供应商关系,丁为我公司项目做配套服务,随着时间推移,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离,一眨眼就是十来年。
丁也是一直在从事着他一直在从事着的创业项目,在行业内也是享有名气。丁总是一身名牌,豪车、司机,各种潮流装备于一身,无不彰显着他的成功。
有次机缘巧合,我把丙介绍给了丁认识,他俩一见如故,如胶似漆的经常在一起,各取所需,也确实他们在一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他俩的资源互补性完美了融合在了一起。
第五位,也是本次饭局的主角张,据丙说张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创业家,专门服务于某个部门的条线,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他不熟的,于是乎生意越做越大,人脉越积越广,从而在某个场合下,认识了丙,他们吃过几次饭,打过几次牌,只知道对方姓什么却都不知道名叫什么,属于那种能聊到一起但不是好朋友,有事没事还能互相帮帮忙吹吹牛的那种。
丙知道张跟乙的关系比较好,他们在业务上合作了5年了,好几次吃饭的时候,丙都看到张和乙在一起,虽然年纪相差较多,但明显感觉到张和乙的关系很好。所以,丙觉得我们可以从张这里,寻求到乙的突破口。
第六位,是跟张一起过来的张的女同事王,她话不多,属于业务辅助型的选手。张介绍时也比较含糊,就说是同事,前来学习掼蛋技术,我们都笑了笑。
于是乎,这次饭局就这样组起来了,很快这6人就会成为朋友,在接下来的某个瞬间,互相可能还会建立起第二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