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否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想去A地,又想去B地,纠结和犹豫中,时间悄然流逝。
以为速度慢,是浪费时间的主要原因,慢慢发现不确定性带来的时间浪费更大。因为不确定,内心的小天平就会开始称量,如果先做A就会怎样,先做B事项又会怎样......等算了个遍,好像总是不确定到底选择先做哪件事。
每天早上都会叫孩子起床,收拾了上学,每次他都可以磨蹭很久。会习惯性地认为是他还小,动作慢,所以要很久,可是慢慢等他长大,要花的时间还是那么久。于是仔细观察,发现他起床后,总是在找衣服上花费很长时间,要先想一想今天星期几了,是不是要穿校服,天气怎么样了......
工作中给了同事S两件以上的任务,她就会经常不能按时,以为每件事情同等重要,再加上原本要做得其他事项,总是一边知道这些要完成,一边又不能都完成,就会在选择上花费很多时间。
不确定性的来源:
1) 选择太多。我们总希望做最好的选择,把损失降低,受益提高。
2)目标不明确。假若目标是早起读书,显然还不够明确。因为备选的书可能有很多本,所以目标要细化到可直接执行,如读哪本书。如果是跑步,那就应该是跑多久或者距离多远、
3)决策能力不够。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不够,比如考试的时候,做阅读理解,到底讲得是A选项还是B选项的意思呢。
4)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天刚走出小区门,看着天空好像是要下雨了,但又不确定,到底是回家去拿伞呢,还是就这样出门呢。
如何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呢?
1)明确衡量的指标。做选择之前,想好选择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指标衡量。上司交代好几件事情,到底哪件先做呢。可以衡量一下事情的重要和紧迫性,按照优先级别来完成。
2)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做好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的计划,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如何到达那里,每一天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当下应该做什么。越具体越好,细化到不能再细分,行动起来就会减少很多的不确定性。
3)提升学习力。增加对事物的辨别力,做一个理性的决策者,而不是感性的选择者。
4)做最坏的打算。保持忧患意识,最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外部的环境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保持对它的敏感,随时做好准备。
高效的人士为什么那么高效,你会发现他们目标清晰,做事提前有规划,还特别喜欢阅读,做事情通常都有plan B甚至 pla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