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的某个下午,我从关帝庙出发,坐着8路公交车一路向东向南。半小时后,车上的乘客多了些背着背篓、拎着渔具的女人,车窗外的海腥味越来越浓。下了车,晋江就在我的右手,江面上渔船众多,不时能听到渐远的汽笛声。沿着丰海路一直走,可以走到晋江的入海口,晋江从这里流入东海。
海边逛够了,折返回来,随便选一条小路下去,就走进了海边的小渔村——蟳(xún)埔村。
此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参观泉州的一种传统特色建筑——蚵壳厝。蚵壳厝,顾名思义就是用蚵壳建造成的房子。据说元末明初时,富饶的泉州数次遭到倭寇的严重侵扰,先民无力重建家园,只得捡来碎石碎砖建造成屋,再从海边捡来蚵壳作为外墙装饰。
这些蚵壳最早的来源也很有意思。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易繁盛,从泉州港出发的商船载着各类货物远航,返航时如果是空船就不利于行船,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壳装船压舱,返回泉州便将这些蚵壳卸下堆放在海边。所以最早的蚵壳厝啊,还无意中成为了中外结合的建筑呢。如今的蟳埔村,也还四处可见专门的海蛎壳堆放处呢。
到了蟳埔村的地界,沿着窄窄的小路没走几步,就看到了一座比较现代化的蚵壳厝。这座房屋看起来比较新,一砖一瓦都没有太多斑驳的痕迹,只有窗户四周使用了海蛎壳做装饰,保留了传统特色。窗口的三根立柱不知是什么,特别漂亮,应该有着特殊的含义。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继续深入蟳埔村,既能看到洋气的二层小楼,又能找到更加古老的蚵壳厝。一条小巷的两边,左边的墙布满大而密集的海蛎壳,右边的墙则由红砖瓦工整地砌成。两种建筑风格在这里碰撞又交融,美且震撼人心。
再向前走,遇到了一栋爬满植物的蚵壳厝,这植物又给蚵壳厝作壳,给灰白的建筑抹上鲜亮的绿色。这座建筑的对面坐了两桌蟳埔村民。从她们的衣着、头饰,一眼就认得出她们就是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福建三大渔女的蟳埔女,以吃苦耐劳、心灵手巧、风俗独特而闻名。她们靠海吃海,以海为生。
蟳埔女头发盘髻,插花作为头饰,她们身着同款不同花色的宽松衬衣,黑色裤子,大多是脚踩拖鞋或是光着脚丫,方便随时下海劳作,身上背着红色小包,方便去售卖海鲜。经过的时候,她们正在玩牌,不是扑克牌,是用一些彩色的小纸条组成的一种牌,可能是当地特色的形式。得到允许,我给她们拍了一张照片,光线不好,但她们的发饰和衣着点亮了这张照片。
再向前走,看见一户人家,院子看起来不大,除了住房之外,却还有一个独立的宗祠。我怕是不敬,就没拍照。又想到在南方似乎见过很多宗祠,而在北方好像没怎么见到过。不知道宗祠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我们又失落了什么。
七拐八拐,我似乎来到了蟳埔村的主街上,街道上湿漉漉的,各种小店都齐全,各种海鲜都在等待归属。
我看到了更多的蟳蜅女,在蹬车的、在卖海鲜的、在抱小孩的、话家常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包围了我,伴着腥咸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