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公家住在”圩埂“上。圩埂是什么呢?估计南方人,尤其是环湖或者沿河的人可能会知道一点,大概就是土制堤坝的意思。
外公他们这边有一条大河,沿河有很多个村子。由于很早以前河道太窄,而且泥沙很多,所以遇到连日暴雨的时候,两岸很容易被淹。所以后来修筑一些土堤坝用来挡住河水,保护附近的村庄和农田。
几次受灾后,村里开始组织防汛工程,让村民们挑土修堤。最后尽然真的依靠人力挑出了一个数里长,七八米宽的土大坝,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圩埂”。
圩埂的两头是同一个村子的两个庄子,所以平时也就被当成村道使用,不过两个庄子之间没有太多必要的沟通,所以很少走动。
没修圩埂前,圩埂是一片竹林,中间有一块空地是村里的共用坟地。后来修建了圩埂,大家就只能在圩埂大道的两边修建坟地了。竹林和坟地的搭配让圩埂上的这条通道变得有些许阴森森的气息,所以小朋友很少在此地玩耍,大人们途经此处也鲜少停留。
由于圩埂地势较高,不容易被河道汛期影响,所以两头也渐渐有人修建了屋子。不过据说圩埂两头的首个人家都经历过一些怪异的事。
其中我们这边庄子的那个头屋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说因为家里男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屋子里只剩下妈妈和一个不满一岁的小宝宝。有一天妈妈夜里想上厕所。那时候的农村的厕所都在屋外,离家里有一段距离。妈妈把大门虚掩着就出去了,可是刚到厕所就听见孩子在家里哭了起来。小孩哭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以妈妈并没有多想,再加上肚子确实不舒服,就没管孩子。
可是她正方便时,忽然听到孩子哭声有点不对劲,用她自己的话说特别惨烈,和平时的哭声完全不一样。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听得她头皮发麻,于是她赶紧匆匆起身回家,然而没走几步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借着月光,妈妈远远地看见屋里出来跑出来一个很小的身影,可是那个身影出门后立刻就像是被风吹散的雾一样消失了。妈妈瞬间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小跑着回家去抱孩子时却发现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由于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并不久远,所以村子里的长辈们都知道这件事。据说当时还有老人去看了看,孩子身上毫无伤痕,前一天还活蹦乱跳,一个晚上就死了,不免令人唏嘘。
由于圩埂的老坟属性,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来,关于圩埂一直有诸多鬼魅传说。我小时候也走过那条被坟地和竹林包裹的圩埂道,但是我本身就胆小,所以从来都是跟着别人一起,倒是也没见过什么鬼怪。
不过听我妈说,她青年时期经常大早上要骑车运蔬菜去县城卖。当时有两条道可以走,但是圩埂这边相对要近一些,所以很多胆子大一点的人懒得绕路就骑车从圩埂走。
我妈那时候也算是胆子比较大的,约上朋友和表姐总是走圩埂的路。然而有一次我妈和她表姐一起凌晨四点多走圩埂路时,却受到了惊吓。
我妈的表姐走夜路总是心神不宁东张西望。那时候老人的告诫就是走夜路别东张西望,可她偏偏克制不住。当时我妈专心骑车,忽然听到表姐一声尖叫,回头一看,表姐指着一个坟头说后面站着个人用手在“画圈圈”。
我妈虽然胆子大,但是毕竟黑灯瞎火的,听她这么一说也吓一大跳。可是我妈眼睛好,夜里都比别人看得清楚也看得更远,但她朝着表姐指向的位置去看,却什么也没看到。她于是就安慰表姐,但是表姐却坚持说有,随后突然掉转车头骑着车就跑回去了。
我妈当时也傻了眼,但是她表姐家生活条件比较好,一天两天不卖菜影响不大。但我我妈的家庭小时候太穷,所以她肯定不能像表姐一样半途跑回去,更何况她确实什么也没看见,于是只能独自走圩埂。
然而骑车到一半时,我妈忽然远远地看见有一颗大树,上面吊着一个人。当时的人比较单纯,比如我妈看到这种情形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去救人。
可是随着车子越骑越近,我妈忽然发现不对劲:围埂才修了五六年,上面都是些年份很小的竹子和杂树,可她看到的这棵树不但粗壮挺拔,而且又直又高,这么高的树在我们那个地方只有一种,就是杨树。可是那树不但高,覆盖面积还广,又像是一颗巨大的榕树。更关键的是,这条圩埂路我妈来回走过不下百次,从来也没见过这棵树,就像是凭空出现一样。
然后我妈再去看那个吊着的人,居然离地将近十米高。这瞬间就打破了她的常规思维,哪有人上吊会找这么大的树爬十几米高啊?本来遇到这种事她也想往回跑了,可是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树下,于是她硬着头皮加快车速骑了过去,头也不回的一口气骑出了圩埂范围。
说也奇怪,平时我妈需要卖菜卖到中午才能卖完,那天刚到街上不到一个小时菜就卖光了。所以卖完菜的时候天还没亮,我妈也是学聪明了,没有立刻往回赶,而是悠哉悠哉的在街上吃了顿早餐,然后等到有同村的人往回时一起结了个伴。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所以大家默契的走了圩埂,一路上我妈四处张望,却也没见到早上看到的那棵大树,更没有什么上吊的人。我妈后来也没有什么发烧犯迷糊的反应,倒是她表姐再也不敢走圩埂路了,连白天很多人结伴都不敢。后来表姐远嫁海南,但是没两年老公就死了,等到了30多岁的时候脑后莫名其妙白了一圈头发,也不知道与此事是否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