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来有了购房计划,就陆陆续续看了不少房子,老破旧的二手房,新盖的期房,几乎把整个市场跑了个遍,但最后还是没有入手。
原因基本有两点:一是新楼房都是城边,离工作单位远,最主要的问题是将来孩子上学不方面,路上太耽搁时间。所以即使买了大概率也只会寒暑假住个把月。
二是市内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老破旧,尤其是给我介绍房子的中介,一个年轻小伙子这样称呼似乎不太合适,因为他只比我小两岁,但人似乎不太成熟。我们是想买个学区好一点的房子,但大体是还是有改善住房的需求的。然而,他介绍的房子基本都是三五年出手不了的房子,这种房子有些刚需们可能考虑的时间急或许会入手,但我并不着急买所以自然不会考虑。再者,后来经过对比他给我的报价比较高,于是也就索性放弃了。
这样买房的事一拖就到了下半年,到如今楼市频出消息,网上有很多房价下跌的信号传出,我也就更加谨慎了。
因为我们这个勉强挤进四线的小城市,这几年房价确实虚高了,现在基本跟省会城市持平。市中心据说能挂到一万五,不知道这个价能不能卖出去,城郊期房也在万元以上,这个价位在省城买房也是有得挑了。
都说房价长期看人口,我特意关注了一下,十年间人口减少了18万左右,目前全市人口徘徊在300万左右,在人口上确实没有优势。再加上去年高铁开通,这对于我们这个小城来说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这条高铁南北连接着两个大城市,估计真要应了那句话“高铁一通,人去楼空”。
因为我的老家就是如此,2010到2020年间人口减少了35万左右,一大部分原因就是高铁把人们拉走了。
当然,我们不能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高铁,而是说从大局来看人口都在向大城市流动,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交通便利只是解决了人们外出的后顾之忧,自然就会加速人口流动。
那么,小城市又该怎么留住人才,甚至说留住人口哪?我相信办法有千万种,但就看是不是真心想留了。最起码,不要让高房价把年轻人都吓跑。如果我再年轻七八岁,我想就目前的状况我可能也要被高铁拉走,既然房价都和省会持平了,而收入又远低于省会,那我在这里还守个寂寞啊。
那天跟之前的学生们聊天,他们现在应该是25岁左右,聊完才发现30个人里留在这里的只有两个人。不是他们不爱家乡,确实是外面太好,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
这个小城以后不会就剩下老弱吧,想想有点后怕啊。
再说到房价据我自己的观察,七月份房价最高,八月九月有所下降,但幅度并不大也就几百左右,但好在终于有降的趋势了。我们不希望房价大起大落,但如果不真心去调控,那么大起必定会有大落,到那个时候苦的还是老百姓。有一句话叫防微杜渐,感觉特别适用于现在的市场经济,否则真等事态严重,那恐怕一纸“限跌令”的效果会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