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上六点半,闹钟响了。我磨磨蹭蹭坐起身来,打开放在桌子上手机,开始听剽悍晨读。“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伴随着熟悉的音乐声,我开始洗涑,用牙膏的清新唤醒身体的同时,也用晨读文章叫醒大脑。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早晨都是这样过来的。8月份,开始在新江湖写晨读感悟。不过汗颜的是,总的有效打卡的天数不过三分之一,仅拿过一次当日最佳。每天看着评审团在群里公布每日最佳,我都是羡慕、佩服、赞叹不绝。但与此同时,焦虑感也一点点产生了。
我焦虑听完了晨读文章后找不到共鸣点,不知从何下笔;我焦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到了要打卡的时候,却发现说好的用潜意识来思考晨读感悟的,后来却连基本的框架都没有;我焦虑看着截止时间的逼近,又要用打酱油的方式草草完成当天的晨读打卡;我焦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惯性,逐渐把自己推向懒惰的漩涡,无法自拔。
后来,我的焦虑仿佛自动消失了:我每天用一句话或一张图打卡占座,然后心安理得的去做其它事。第二天在每日最佳出来的时候点开链接“麻痹”一下自己:看吧,人家写的就是好。
(二)
后来通过多方面的交流,我才知道,群里的跟多小伙伴都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焦虑。其实往大处说,不论是晨读打卡还是日常工作,亦或是家庭生活,每个人每一天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感。
学生焦虑考试、家长焦虑工作和孩子、老年人焦虑自身的健康和财产;吃、穿、住、行,甚至是娱乐,都会诱发人们内心的焦虑。
研究表明,焦虑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换句话说,焦虑是人的本能。
因为未来的不可预知,我们倾向于“防患于未然”,进而陷入不必要的焦虑境地;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会自动放大事物不好的一面,自己吓自己;因为急于掌控,我们又会因失控而陷入焦虑;当焦虑无法缓解时,我们会选择逃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不再努力去改变。
看啊,多么残酷的事实。焦虑就这样与我们相生相伴,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三)
“费斯汀格法则”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事情做出的反应所决定。既然焦虑无法彻底清除,那我们何不学着跟它“和平共处”呢?我们无法控制焦虑的产生,但却可以控制自己对它做出的反应。
在我看来,一个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心存焦虑却也泰然自若,做好该做的事。结合我自身的经历,我认为应对焦虑的最好方法是两个字:接受。具体而言:
001感知焦虑
生活中,我们需要时时体察自己的情绪,及时发现自己是否处于焦虑之中。比如有的人焦虑的时候喜欢在屋子里踱步,有的人会不停地抽烟,还有的人会彻夜失眠。认真觉察,你一定能发现自己焦虑时都有哪些心理或生理反应。
002接受现实
一旦你察觉到自己正处于焦虑之中,就可以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了。不过,不是像消防员灭火那样去积极处理它,而是冷处理——接受。
接受木已成舟的事实,接受显失公平的安排,接受与预期不符的结果,接受意料之外的变化,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够听话懂事的孩子,接受根深蒂固的性格特质,接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如果不接受现实,你就无法看到事情的本质,很难从不良情绪中抽出身来,也就不可能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不能接受现实,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越走越远。
003拥抱焦虑
当你知道自己在焦虑,也知道了焦虑的原因之后。你可以试着与焦虑和平共处,学会在焦虑下也能做事。
比如焦虑写不出晨读感悟,担心不能按时打卡。那就行动起来,可以先找一找都有哪些感悟点,能够联想起哪些观点和材料;比如工作太忙,焦虑自己可能会错过打卡。那么可以先列一份提纲出来,明确行动的步骤,然后合理安排时间完成。比如看着别人不断进步,焦虑自己落后太多。那么你需要客观看待事实,别人进步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日积月累,总会越来越好的。
在你做事情的过程中,很可能依然感到焦虑,但没有关系,只要去做,就对了。当你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完成了就会发现,焦虑也渐渐消失了。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不易,愿你我都能负重前行,焦虑却也淡定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