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两点之间的最短的距离是恶性循环。
——墨菲拓扑定律
1.估算时间
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塞缪尔·约翰逊:“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须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代价稍微低一点都无法换来。”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
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3.直面困难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份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4.关注步骤
“三思而行”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
5.并行串行
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6.感知时间
我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禁锢,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
万念俱灰的同时却体会到浴火重生。
所谓真正的朋友,必然是也只能是那些最终被证明真正为我们所了解的少数人。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也确实有与时间做朋友的愿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知易行难。
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记录开销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8.制订预算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
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选择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淸楚明了或含混模糊地有自己的目标——“理想”或者“痴心妄想”。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的步骤,最终自然地形成计划。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
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加复的地步。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的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开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淸楚,但我相信,只是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10.列表
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笔记本实现价值的关键在于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书写和标记。
求之无计,做之欢喜。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
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近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12.预演
在任何一次演讲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拖延症是我一大特点,通过作者的分析,工作、生活中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地完成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