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

好朋友最近远渡重洋去了枫叶国,缘由是她的女儿再有两个月就要生养了,而且是自然怀孕的双胞胎,可能会早产。要说我的这个朋友在家庭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巨大的不幸,但现在苦尽甘来,幸福喜悦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十年前,朋友老公突然罹患重病,发现的时候还是在早期,是在一次单位的例行体检中发现患了早期肿瘤,就是部位不好,属于消化系统中发展迅速的那种部位。朋友陪她老公第一时间到上海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几个月身体恢复之后她老公正常工作了,上海的医生也说不需要一直修养。可是那种肿瘤很容易复发,他老公也未能幸免。于是在手术后七八个月的样子,他们又去上海做了介入性化疗,可是这次手术之后,她老公落下了腰疼的后遗症,疼痛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更麻烦的是介入治疗依然没能阻止肿瘤细胞的扩散。在病情加重和腰疼的双重折磨下,她老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后来连吃饭也不正常了,每天只能进食少量的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引发的身体疼痛也愈来愈严重,止痛药的剂量越来越大,可是效果却越来越差。就这样,又熬了半年不到,她老公撒手人寰,留下了她和正在枫叶国留学的女儿。

朋友老公在世时,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她老公去世之后,家庭收入锐减,那时候朋友刚刚从企业退休,退休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家里房贷尚未还完,女儿又在国外留学,家庭经济压力一下锐增。好在她老公生前人缘好,朋友多,于是朋友在他老公挚友的帮助下获到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收入还比退休工资略高点,我们朋友们也诚挚地关心和帮助朋友全家。

朋友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尽管遭遇到家庭变故,但朋友很好地挑起了家庭重任。那时候,朋友的女儿在枫叶国刚刚硕士毕业,申请到一个普通高校的读博资格,可以享受全额奖学金,学费和生活费都由学校承担。朋友女儿在读博一年之后又申请到另外一个排名靠前的高校的读博资格,奖学金依旧,于是朋友女儿不久转去新的学校读博。当我知道这个消息时非常惊讶,这种灵活的学习调整机制真是令人羡慕,要知道,在我们这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在本校转专业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别提更换学校了,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晃快七年过去了,我揣摩着朋友女儿差不多该博士毕业了吧。毕竟在我们这里,博士的学制最长就是七年,如果七年之久都不能毕业的话就不得不退学了。我向朋友询问时,朋友讲的情况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朋友告诉我,她女儿的学校很是人性化,博士生在找到工作之前可以不用申请答辩,等到工作落实下来再申请,在申请答辩之前奖学金一直发放,同时每个博士每学期需要承担给本科生授课的任务,有课金发放。我当时不解地问其原因,朋友解释说是学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不希望学生毕业后就成为无业人员,这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没有益处,因为学生一旦毕业之后学校就会终止奖学金赞助,如果没有工作收入,学生的生活就会出现问题。不过朋友也告诉我,枫叶国不是所有大学都有这样的政策,但她女儿的学校是有的。

虽然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朋友的女儿还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在读博期间与本校一个不同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相识、相知、相爱。前几年由于病毒原因他们不能回国,于是前年就在枫叶国注册结婚,然后去年暑假回国举办了婚礼,婚礼之后开始备孕。尽管朋友女儿女婿至今尚无工作,靠奖学金生活,但是在生育子女方面他们负担不算太重,因为怀孕期间所有检查都是免费,生养后婴儿还可以享受到政府发放的儿童福利金,以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负担。

否极泰来,好运不断。备孕半年不到,朋友女儿顺利怀孕,而且怀的是双胞胎,小两口和双方长辈都开心得不得了。申请签证、谋划出国时间等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由于签证居留时间有限,朋友与亲家商量后决定由自己先去照顾和陪同女儿生养,等到签证到期后回国,亲家两口子再去照顾孩子,这样在孩子出生后就没有断档期,毕竟一下子多了两个娃娃,这个工作量对小两口来说可是巨大的挑战啊。

更要提到议事日程上的是,朋友女儿女婿尽管目前生活无忧,靠奖学金可以生活。但孩子出生后家庭经济负担增加将是不争的事实,何况不能总是呆在学校不进入社会吧。所以朋友女儿女婿计划在生养结束后的今年九月份,两人一起离开校园出去找工作。因为只有找到工作,他们才能申请博士毕业;只有找到工作,才能建立起自己小家庭的经济安全感和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再这里,衷心祝愿两个优秀的年轻人在未来的求职之路上也能顺心顺意。

最后,祝福朋友全家万事如意,幸福绵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