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由两位来自台湾的青年音乐家,指挥家庄东杰,小提琴家曾宇谦,携手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联合献演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上半场是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勃拉姆斯献给终生的挚友与知音,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写于1878年,这时的勃拉姆斯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年少的懵懂无知和莽撞,在岁月的洗礼变得智慧而成熟,不过也依然保留着勇敢和热情。这种既可以说是矛盾,可以说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在他的作品中自然流露。音乐不经意透露出的是勃拉姆斯人到中年后的精神世界。
作品首演于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厅,由约阿希姆本人担任小提琴独奏,勃拉姆斯亲自指挥,两位音乐家在舞台表演中多次的探讨修改,让这部作品成为了古典音乐中的杰作。它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演奏家曾宇谦用他知性内敛的琴声为我们一展勃拉姆斯沉稳深邃的细腻情感。他演奏热情而有克制,分寸感把握得极好,从第一乐章开始就把我们带到了勃拉姆斯的精神世界。这位极认真的作曲家,无论是对待他的作品还是他的感情都非常严谨,矜持。优美的旋律领我们进入了温和静谧的音乐秘境,乐曲中透出若隐若现哀伤和惆怅,又有一种美得让人心痛的悲剧意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间那个很长段落的独奏华彩,没有过多的炫技,只是让质朴的,丰富的情感静静流淌,小提琴家每一个乐句都处理得极为精致,唯美,让人印象深刻。最后乐章带有吉普赛风格的舞曲音乐元素,又让作品焕发出了生命力,与之前的两个乐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又让音乐语汇更加丰富。
下半场是德国浪漫派晚期最后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两部作品。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交响诗及标题音乐领域中声名卓著。《唐璜》是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不同于拜伦笔下的浪荡公子,这部作品是根据德国剧作家尼克劳斯·勒瑙的诗剧改编。唐璜在作品中想追求理想化女性,但最后幻想破灭,死于敌手。作品在简短的引子后就迸发出了火一般的热情,小提琴柔美的旋律片断后,木管乐器,单簧管,圆号相继铺陈展开,小提琴声部和管乐器的不断追逐,中提琴和大提琴充满忧伤的叹息,仿佛是唐璜在一次次追求后获得,又有一次次陷入失望。人们总是在追逐自己得不到的美好,或者在失去后才明白拥有过的珍贵。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把人推向死亡的绝境。高潮过后,是可怕的寂静……这个让人们永远有争议的主角,带着他独有的魅力,让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不断地去揣摩,思考……
另一首《死与净化》也是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杰作。与作者其它交响诗不同,它没有什么故事性。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作者带自传性的作品。乐曲表现了被病痛折磨的躯体,在弥留之际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当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努力奔向这个世界未尽的理想。命运的安排也许让我们猝不及防,但无论是死是生,人活着还是需要希望。
一个晚上听三部风格迥异的好作品,非常满足。北德广播易北爱乐乐团的音乐家的加入,让乐队的音色更加丰满,很好的音乐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