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200个字,阅读约需要5分钟。
我和小侄女去给小狗洗澡,她牵了小黑,我带着毛毛,我先给毛毛洗澡,侄女在岸上看着我给毛毛洗,毛毛乖乖的在水里让我给她搓,而侄女拉着绳子,因为小黑不愿意下水,她就使劲吼,越吼,那小狗越害怕越不下去!
好不容易她把小黑弄到水里了,可是牵着绳子,狗一会儿就跑在上面,使劲的抖水,把它身上的水甩得我们全身都是,我说看我是如何做的,用手洗,她说你洗得是毛毛,不是小黑。
我看着有点窄,我想我们两人共同洗一条小狗洗完了,再洗另一条,可能是我的语言表述不清楚,或者是她没有收到我的指令,没做,我把毛毛洗了,然后再洗另一条,她没主动帮忙,我心里对她有些不满。
回来的途中,她看到奶奶摘一小背兜辣椒在路上,她主动把背篓端走了,但是没有用背背着走,就用双手端,但是端一段,可能是累了,放在马路上就想拖,我一是担心把背篓拖倒,二是担心背篓的底被拖坏,我就叫她背起来,她不听,还是选择抱背篓走。
可手抱背篓的时候,小狗拉着绳子就跑到前面去了,结果跑到前面,就跟另一只大狗发生冲突,那两只狗差点打起来,而且小狗拖着绳子又缠在了那个拴大狗的柱子上,两狗在那里龇牙咧齿,奶奶就只好冒着被大狗咬的危险去解开那个绳子,我挺害怕,要是那大狗冲过来,那可怎么办?还好那只大狗没有冲过来,我着急,我生气,我说侄女你拉着狗就应该把它拉稳,为什么把它放了呢?她说是小狗自己撤掉的,她要跑的。
我认为她在解释,在找借口,她不觉得自己有错 ,我认为她不听话,因为大人的任何建议她都不听。
我认为 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她都只会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去做,她觉得她是对的,她没有错,而我很想改变她,让她换一种思维方式想,大人的建议对不对?能够从里边获得什么成长?能不能把事做得更好。
她把背篓抱回家,拿着西瓜上来,我就想和她交流一下,就说以后要用行动,而不要用语言,就比如跟小狗洗澡,你要下来用手帮忙,而不是用嘴巴,结果我说一句她会说10句,她解释说:“你让一条一条小狗洗的啊,又是怎么样的,”反正就是要证明是我的错,然后她很委屈,我就不明白了,谁对谁错有那么重要吗?
我认为我就是想说事实,就是想找出问题怎么解决更好,可她声音比我还大,我就说了一句,你再说我给你几下,结果她自己啪啪的扇了自己四耳光,说“你打呀!打死我吧!”我愣住了,真的,我没想到她那么激动,对自己下得起手,内心到底是如何想的,孩子的内心是孤独的,觉得没人理解她,没人看见她的努力,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认可,她没有感受到大人对她的爱,所以自己也不爱自己,对自己那么狠。
我就是自以为是,觉得遇事不要解释,以后要吃亏,不要别人说一句,就讲几十句来解释,我以为应该想大人为什么要这样讲,反思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也不想想孩子这种思维模式是谁带给他的?为什么要解释,为什么不用成长性思维去想想,大人就是这样的啊!
记得我对侄女说“那个背篓有两个绳子,为什么要用单肩?为什么要用双手提?我们可以背在背上,这样轻松一些,”她答“我肩膀疼我喜欢。”我说“那单肩背起当然疼,因为所有的重量压在一边,用双肩要轻松一些,”其实事情都过去了,我才去找她说有用吗?人就是这样,有时有深深的执念,会一头走到黑的,人比老鼠还固执,小老鼠在那个蜂箱里,遇到前面的阻碍,会马上拐弯,可是人撞南墙,撞的头破血流是常有的事,只是不够疼,只有自己认识到才会改变,可一个12岁的孩子,为什么对大人的话那么抗拒呢?到底大人带给了它什么?
我们大人总用自己以为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孩子就觉得你们说的都是对的,我什么都是错的,其实我们大人的方式也有问题,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个12岁的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只用自己的经验,例如背篓应该背,给两只小狗洗澡,应该来帮大人搭把手,其实要去掉我们的应该话,放下我以为,她说我和她爸是一样的,在她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吧。
昨天吃饭我妈妈说她小时候吃黄泥巴,那个时候没有饭吃,饿肚子,把青菜都偷来吃完了,并且生的就吃了,现在的孩子是生在蜜罐里哦!结果侄女冒了一句,“啊都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出生在这个时代,”我说你怎么会这样说呢?“奶奶说她们吃苦那时候没有吃的,那不就是说我不应该出生在这么好的时代吗?”
侄女理解为你没有过好,那我也没有资格过好,你那个时候是匮乏的,那我也要匮乏?她不能理解大人说这样话的意图背后的原因,我们要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可她觉得你原来吃了苦,我也要跟你一样吃苦,她不会理解成现在生活的很好,而是理解成你没有过好,那我也不要过好。
因为父亲的离开,我们内心悲伤,我们教育孩子出现了习得性悲观,总看到问题,得处理哀伤,理解自己的感受,转化 认知,爸爸走了,他希望我们过的更好,我们得做好自己,把爸爸没做到的做好,我们该让自己更强大,不管任何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我和她在上面吵架,我看着她情绪激动就走开了,等我到下边的时候呢,奶奶上去我就听见她吼啊,都是你们大人对,是我的错,其实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我也在反思我自己错在哪里?我的指令清不清楚?我的表扬肯定鼓励,做得到不到位。我的起心动念是什么?其实在我的心里,看不到她的帮忙,看不到她做的好的地方,只看到她把狗绳子放掉了,看到她没来帮忙,干脆她就不做了,孩子的问题原来都是大人的问题,因为孩子多明感,你看不起它她做的,所以她就不做,一切都是因为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