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知识焦虑的时代,大部分人通过快速阅读升级思维,期待短时间提升自我,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不禁要问自己真的“读懂” 了吗?
这种“快餐式”阅读的趋使下,有人10分钟读1本书,有人1天读1本书,有人1年读500本书,怀抱功利心,比拼阅读量,生怕成为阅读队列里的弱者。
网络书单推荐最多的《王者速读法》、《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如何阅读一本书》等方法类书籍,这些书无疑都是好书,提高读书效率同时,让大家快速掌握一项读书技能。
然而我们快速阅读,其实想要的并不是阅读本身,而是追求“读完”这个结果。我们把阅读简单理解为一个从书中摄取信息,并将之储存到大脑里的过程。
我们是否问过自己阅读的初心是什么?
作者艾伦•雅各布斯在《如何再次拿起书》一书中提到,在读书前,先暂且忘记正确的阅读方式,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
1、随兴而读才是阅读的根本。
随兴而读,“兴”是阅读的根本。
我们读书不是为准备一场演讲或写出一篇文章,读书也不为从中获取什么,放下功利,只是单纯地想读它,阅读本身就是结果。
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极大乐趣,而书单式阅读、填鸭式速读,只会让我们感觉是苦役。我们要去读想读的书,看真正喜欢看的书,这些书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启发。
2、阅读的初心是思想交流碰撞
雅各布斯说:阅读的初心应该是跟其他人的思想交流碰撞,不应该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之中。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
触发这才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既不为了读而读,也不为快速收集书中的步骤方法,而是读者与作者书中人事物进行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从而感悟到其他的收获,这才是阅读的价值所在。
3、慢速阅读是为了“读懂”
阅读内容和方式对我们而言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翻完一本书的速度。尤其是优秀文学名著更需要慢速品味,文字与双眼接触才会变得鲜活。
慢速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专注力,只有耐心细致方能挖掘到书中有价值的内容,让我们从思考状态进入冥想状态,真正“吸收”并“读懂”一书本的内容。
若我们回归阅读初心,抛开功利,随兴而读,慢速阅读,那我们既能体会乐趣,又能丰富内心,升级思维,通过真正“读懂”书而改变人生。
阅读时你的初心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你来了,是缘份,留下个喜欢再走吧,鼓励我继续写作~~~)
作者:
薄荷花瓣雨,国家心理咨询师,美国PMP项目管理师,用文字和心理学传递正能量,温暖你心,快乐人生。2019年青橙学院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