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零岁到两岁半。
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
走,从最初的要成人拉着手,跳到独立行走到窑上下坡,爬楼梯,到专门爱走不平的地方。
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的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
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细致的东西感兴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会应一答重复进行y吗,也模仿动作。
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 不 等。
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2、两岁半到三岁。
建立概念,儿童开始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
自我意识产生,私有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秩序,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
3、三岁到四岁。
执拗,秩序敏感期后,儿童形成了一种秩序的内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坏了这一秩序,儿童就会哭闹焦虑,表现出不可逆性。
垒高,喜欢把物体垒高,然后推倒再重来,以此建立三维空间的感觉。
色彩,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知,并开始在生活中寻找不同的颜色。
语言,开始对句子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并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话。
诅咒,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成人反应越强烈儿童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追求完美,从要求食物完整发展到了对所有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错。
剪贴涂,真正开始有意识的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开始强烈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物品的交换,从此开始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逻辑思维,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
绘画,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延续秩序,从具体的生活秩序延续到了心理秩序。
人际关系,一对一的交换食物和玩具。
4、4到5岁。
出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这是儿童安全感最早的来源。
情感,不仅开始表达感情,而且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
人际关系,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相互依恋。
婚姻,人际关系敏感期过后才真正展开,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
审美,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什么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数学概念,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兴趣,只有三位一体的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身份确认,开始崇拜某一偶像,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性别,对性别以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基本来自于观察,如同认识眼鼻口一样,态度很客观。
音乐,音乐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绘画,儿童与生俱来的表达自我的语言方式。
符号,孩子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等感兴趣。
5、五岁到六岁。
婚姻,五岁以后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
书写,对符号书写文字符号产生兴趣。
数学逻辑,对数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社会性兴趣,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
动植物实验收集,开始热烈的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
延续交往的敏感期,结束一对一的交往,进入3、4人一组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