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算是一本高定的“社会学”教材,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时的教案。序言中,作者自述: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我被这样一位老师的这样一种精神深深打动。当教案成为给定教材的扩充,当学术作业成为教材的注脚,我不知道教育能带给我们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存在于何处。
本着对作者的崇敬,以及对从未接触过的“乡村社会学”的好奇来读这本书,一些未知逐渐在文字里消解。不能说对作者缜密、连续而深入的层层思想都有所了悟,只是在些许地方似乎为自己偶然闪过的灵光找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解析。不得不佩服作者。
最喜欢的,或者说最有些感悟的是《血缘与地缘》这一篇。这篇里有这么一段话: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虽然我本身还没有这方面的社会经验,但是耳闻目睹的周遭社会小事件也算填补了自己经验的空白。不论你是“性善论”者,还是“性恶论”者,我相信都无法否认人的“自私性”。
“自私”似乎总被刻意忽视,但自私才更像是人血脉的一部分,像是雪白皮肤上的一粒黑痣,难遭割舍。所以“钱上来往最好不要牵涉亲戚”。人们习惯性地看到更多的自己的付出,自己的优点,因而骨子里总认为自己在吃亏,一次两次,我们的“阿Q精神”可以安慰我们“吃亏是福”“吃一堑长一智”。然而不能总让自己吃亏的,这时候,若与对方交情不深,当断则断,顶多算是又多了一个陌生人。
然而一个人生命里的陌生人太多了,没有谁会在乎多出的那一个。但此时若对方是亲戚,是好友,是关系网中的一根,不好断,断不了,断了一根,势必引起整张网的残缺。虽不至“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亲缘也好,付出过的感情也好,都成为既定事实,成为人一生的烙印,我们自己也没有办法不去在意或断个彻底。
“我常看见隔壁邻舍大家老远地走上10多里在街集上交换清楚之后,又老远地背回来。他们何必到街集上去跑这一趟呢,在门前不是就可以交换的么?这一趟是有作用的,因为在门前是邻舍,到了街集上才是‘陌生人’。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街集的作用这才明了,本质上不是为了交换方便,而是血缘关系之外的商业基础。
母亲曾抱怨,去菜市场买菜时碰到以前同村的人卖菜,那人只作不认识。母亲并不会因为是熟人便不给或是少给菜钱,而卖菜人显然存在这种担忧。有这种担忧也无可厚非,毕竟事关利益。打招呼后,卖菜人可能不好意思收钱或是按原价出售,何苦将这种选择留给自己,何必为难自己。这种烫手山芋,常人都有一百万个理由不接。如此,装作不识或是不见,似乎是对双方,下次在其他场所再相认相处的最好解决方式。
中国社会可以算是个人情社会,我们不吝惜对于人情关系的偏爱。其实有的时候,试试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共处,不是说处成朋友,而是双方你情我愿,在维护各自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交换,也不失一种别样的舒适,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