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有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这三部分通常会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评价。豹尾说明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一篇文章写的很好,结尾却写的很糟糕,读者可能会根据文章的结尾,给文章比较低的评价。
拆解优秀的文章,我们会发现不同文章的结尾,不外乎是那几种结尾方法。这里我先写三种。
一,引导行为法结尾
这种方法在情感文中比较常见,主要是用在结尾起呼吁作用,教会读者怎么去做。
例如:孩子拿回零分考卷,最该关注什么?
这篇文章起因是孩子没写完试卷,最后没交,老师直接给了零分。
通常情况下父母会是什么反应呢?责备还是探究原因呢?
作者认为这个最根本的原因是:压力。
文章最后作者列出了缓解压力,自我调节的方法。
“自我调节是一个“五步法”
(1)认识到何时孩子压力过大;
(2)识别他的压力;
(3)减少他的压力;
(4)帮助他意识到何时需要自己做到这一点;
(5)帮助他发展自我调节策略。”
二,用提问法进行结尾
先进行提问,然后再进行回答,让读者感到更有力量,更有深度,从而近一步深化主题。
例如:杨绛:苦过才是生活,熬过才是日子
文中作者讲述了杨绛的一生,日子艰苦,一生历尽了无数的波澜坎坷。
然而她面对人生的种种遭遇,说:“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文中最后用提问的方法,一问一答,说明杨绛让人钦佩的原因。
“杨绛离世的那年,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大家想过没有,杨绛既非圣人也不是伟人,是什么让她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
底下有个高赞回答,刻在了我的脑海:
“杨绛用她一生的行为回答了我们:那就是面对人生苦难的淡定与从容。””
三,使用金句结尾
金句能够说明一定的道理,让人忍不住想记下来,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比林生斌更大的瓜来了! 网友: 这个男人, 太恐怖了!
这篇文章讲的是前段时间重庆男子和其女朋友联手将自己两个孩子扔下楼的新闻。
男子与其前妻本不是同一层次的人,注定结局不美好。
而男子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的行为让人发指。
文章最后,作者用一些金句引人深思。
“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
父母反对的婚姻,要慎重;
奉子成婚,是胎里带的隐患;
婚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婚后只会更加严重;
相比只图一个人对你好,更要看见他身上被时光带不走的品质;
千万别当圣母,期待并改造人渣变好,是上帝的事儿,当断则断;
如果和一个人结婚,请务必务必了解他的原生家庭和成长历程,你洞见多深的过去,才能拥有多远的未来。”
一篇文章,结尾写的是否精彩同样重要。我们可以拆解别人优秀的文章,自己模仿练习,最终一定可以写出爆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