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理想里面有一集八分,道长讲奥斯卡短片奖,包宝宝,就介绍了这本书——《情感勒索》,所以找来电子版看看。
包宝宝很多人作为影院先导片都看过,前一阵子也小火了一阵子,中式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掌控欲是西方人很难理解的。这也许源于中式传统的“父精母血”的血缘传承概念和西式宗教环境下的“大家都是上帝的孩子”的天赋论的区别。记得高晓松说过,只要世界观一脉相承,就没有问题,不能要自由的时候想学西方,要钱的时候回归中土。
话题扯回来书本身,并不局限于亲子关系中的情感勒索,夫妻、情侣、兄弟姐妹、同事、朋友,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勒索。
“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难道你看不到我对你的...”
“你如果...我就会...你怎么忍心看着我...”
“如果我...都是因为你的...”
这样的句式在沟通中并不少见。
作者是一个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在后面还会一直出现和分析,记住那些名字费了一点点功夫)分类梳理出了几种情感勒索者的表现、类型、原因和应对方法。诚然有的通过心理咨询解开了心结,也有的夫妻自此分道扬镳,毕竟心理咨询师的目标是让咨询者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和内心的健康,而不是像居委会大妈或者片儿警一样......
在中国,情感勒索绝大部分发生在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母女关系中,原因主要是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如同包宝宝那个短片里一样)、夫妻情感关系的弱化、升学教育竞争压力山大。其实,对娃的各种情况进行攀比求得优越感的心理,无非证明了自己的不完整。如果每个母亲都能够先做自己,再做妻子,最后成为母亲,情感勒索的情况应该会少很多。
父子和父女之间的情感勒索大多数是因父亲为显示家庭权威地位而产生的情况,如果子女自己冷静说、够硬气、能坚持,爹们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多的不说了,有兴趣看书吧,网易蜗牛阅读可以看,这次正好测了阅读的速度,大约千字每分钟,属于粗读。
分类:心理学
易读:四颗星
精彩:三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