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和村是一座古村落,小学就是村西头一座庙改造而来,庙只剩一座大殿,大殿坐西朝东,里面空空如也,在大殿的南北两侧及庙门处改建了很多教室。我的教室就正对着那座大殿,上课时,一走神还能会望着大殿冥想,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宝贝?课间常常在大殿前面玩耍,爱看屋顶的斗拱和琉璃瓦。多年以后回去看,它仍然孤零零耸立着,顽强地对抗着岁月的冲刷,而曾经的教室早已破败不堪,成了危房,校门加锁禁止入内,只能远远望着,恍惚少年时在殿门口仰视!
小学时光如果不去触碰早已模糊不清,但突然会在某个夜里清晰地忆起曾经的一个个场景,不得不说大脑的神奇。小学五年级之前我都属于捣蛋分子,豆子、狗亮、盛京、海军等都是最好的玩伴,对了那时候流行起外号,我也有个响当当的外号“三毛”,因为痴迷于连环画三毛流浪记而被小伙伴叫开了,至于是谁第一个叫的已经无法考证。很多习惯叫外号久了,以致多年后会记不清大名是什么。
家门口就是一片庄稼地,再往前有菜地,甚至有一拢西瓜地。有一条河渠通往陶清河,只在夏季有水,冬季里河道就是我们玩耍的天然游乐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玉米地穿梭捉迷藏时,临近有一片小树林,惊奇地发现不知谁家的老母鸡在林子里下了一窝鸡蛋。那个年代鸡蛋是可以直接拿来换钱的,小心翼翼兜着五六颗鸡蛋来到村里供销社,换了钱偷偷地藏起。终究在几次之后被母鸡家的主人守株待兔给抓个正着,自给经济从此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