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打拼的每个人一定都有过 “面试” 的经历。在进入外企之前,我作为求职者曾参加了多个公司的面试,经历过不同的面试场景;进入工作15年之久的日企后,我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也参与过大量的人员招聘工作、并作为面试官和应聘者交流。所以聊聊 “面试” 方面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参加面试的求职者能有所帮助。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可以找到各种关于面试方面的所谓攻略,例如,如何着装让自己更显气质、如何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等等,不一而足。我觉得很多所谓面试技巧有点儿过分渲染了。面试官应该说是阅人无数,很容易透过外表看到真实的应聘者。
1、关于着装,干净整洁即可
参加面试的着装,其实无需太过在意。盛装出席并非不可,但是你可能会发现面试官的着装还不及你正式,特别是技术岗的面试官,这多少有点儿尴尬。正式着装的好处是会让面试官觉得你非常重视这个面试;如果着装不整洁,自然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并可能滋生出你这个人不善于管理自己的看法。
由于我面试的是个管理岗,所以去外企面试时,都是着正装:西装+领带+皮鞋,因为我在面试前也做了些功课:日本的职场人都是着正装的。后来工作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日本男同事平时都是着正装的,特别是参与客户访问这样的场合,一定是西装领带俱全。记得有一次我和日本总部的同事去拜访海尔公司,我穿了西装但未系领带,日本同事说这样有点儿失礼。由此可见,日企还是很注重着装的。
2、关于态度,诚实为先
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品格,这一点在面试时也尤为重要,不可夸大其词。如果你面试的是技术岗,那么参与面试的可能是技术部门的Leader。几个问题问下来,基本能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具备实际经验。现在经常有的应聘者,读了某个领域的几本书就敢说精通,这样会给面试官留下不诚实的负面印象。
如果有的问题自己并未涉猎过,可以诚实地说明自己之前没有过相应的经验,这样的回答虽然未必得分,但是会给面试官留下 “这个人比较诚实” 的印象。面试官如果刻意为难你,一定能提出你回答不出的问题,这个很正常。
3、关于英语,表达尽可能正确,流利次之
客观地讲,如果面试官是外国人,通常会放慢语速以便面试者能够理解自己的提问;如果面试官是讲英文的同胞,经常会讲得很快,可能有卖弄自己英文水平之嫌。作为应聘者,在用英文回答时,尽可能使用简洁、但能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句子,甚至可以使用不合正规语法、但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几个单词来回答,并且放慢语速。如果面试官是母语英文的外国人,通常能理解我们讲的英文,即使我们讲的英文有瑕疵。就像我们能正确理解老外讲的不标准的中文,一样的道理。
对于英文面试,另外一点就是要大胆地张口说出来。因为我们上学时的英文基本是哑巴英文,所以面试时要战胜胆怯、大胆地说,错了也没关系。再好的本事,你没有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白,相当于埋没了自己的本事。
4、关于薪资,等待提问,不主动提问
薪资问题,是每个面试者首要关心的问题,但也是个敏感的话题。通常在第一轮面试时不会涉及薪资问题。如公司对你有意向,那么自然会询问您对薪水的预期,在这个时间点来探讨薪资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需要主意的是,每家公司的薪资构成各不相同,而我们所说的工资自我默认的是月度工资。因此,在回答公司关于希望工资的提问时,首先需要礼貌地询问对方的薪资构成。根据薪资的构成回答自己对月工资的期望值。当然,如果能调查到公司这个岗位的工资情况那是最好的,可以使自己的期望工资在对方所提供工资的范围内。这样对方会认为你是了解市场行情的。
感想:
面试的成功,不仅依靠自己的实力,更多是和面试官的缘分,因为作为求职者而言,基本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如果给面试官的印象不好,那么面试很难取得成功。而面试官又是各不相同的,有的面试官喜欢诚实稳重的求职者,认为这样的人工作踏实肯干;有的面试官倾向于能说会道的机灵型求职者。因此,面试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是运气。总的来说,诚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认知,至于最终的面试结果,随缘。也就是古人所讲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