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左学长在课上分享:“写作是修炼自我的最好方式”。这一点和我自己对于写作的认知不谋而合。写作,会让我慢慢认识真正的自己。
01写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掌控自我的情绪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往往会受到工作生活中各种各样事情的影响,很容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而多样的社交媒体往往并没有让我们有更多的面对面交流,,只是把我们变成巨大的信息网络上的一座孤岛,形成一种情绪更多但出口更少的矛盾状态。
但写作无疑是一个这样的出口。
曾在一个视频中看过这样一个场景,在婚姻中受到伤害的妻子变得完全无法和丈夫沟通,两人试图进行的每次交流都会变成严重的单方面哭诉或者抱怨,于是两个人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医生给出了一个建议:一天之内两个人不要有任何通过直接交谈进行的沟通,而是通过把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传达给对方。
刚开始妻子写的时候总是涂涂画画,但是过了几个小时以后,神奇的是妻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两个人慢慢进入了一种比较顺畅的沟通状态。
所以文字表达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梳理自己的情绪。甚至在文字中可以给我们一种缓冲,让我们有一个短暂的思考的过程,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
感知能力对于写作不可或缺,每当对一些事情有所感悟,我会诉诸笔端,之后再看这些文字,我发现,我被自己治愈了。
02写作是一种把输入的知识进行深刻思考整合的过程
在信息化时代,输入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多,输入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同时这带来输入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碎片化,甚至太多的信息有时会让我们陷入一种信息负荷过重的状态。
而写作,我觉得是一个将输入的知识进行梳理、理解、整合的过程。
春上村树曾说:我是一个不写作就无法进行思考的人,恰恰点出了写作的这一功效。
通过写作,我先是记录下来输入的东西,同时,若是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大脑会自动链接到曾经相关的碎片,我觉得这就像一个拼图的过程,曾经的一片片拼图通过写作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图案。
甚至,通过表达我们可以互相交流,看到别人相关问题的看法,这样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再去吸收,给自己的的思维的拼图着色。
03写作可以锻炼看问题的深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事情在发生的当下,我们往往会被很多浮在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以为这就是事情的本质。
记得有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要准确判断一件事,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你知道关于这件事所有的内容,二是你了解的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从听过这句话之后,我会调整自己不要轻易去对别人的选择或者某件事做出判断。
之后自己做选择时也是如此。把自己了解到的事实或者难以抉择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梳理它的发展过程或是每个不同选择的优缺点,就会发现很多只靠观察难以实现的内在的原因和逻辑,最终也更能知道什么是最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04写作可以可以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复盘,发现真正的自己
对我来说,写作更多是一种自我记录。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每个作家应该迟早都能真心实意,朴实无华的写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写他听到的别人的生活”。
我觉得向内认知自我其实是最难的。但通过写作可以实现。
记得刚毕业的那段时间,求职、初入职场的磨合等一切生活的打磨扑面而来的时候,我曾一度怀疑自我。但是有一天看到好友的一篇文,记录自己的22岁之始末。
其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不想后面再看自己的文字都是一些毕业季的负面情绪,之所以选择写下来是有一天希望可以有地方去回忆自己人生的这段时光。像是一段自己人生的自传,也挺好的。
那一刻我深刻认识到写下来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之后我也开始了每个月甚至每年给自己写一个总结或者记录。
就像学长分享的,写作是倒逼精进的最佳方法。通过记录,我了解自己的不足,更看清自己想走的路。
因为害怕年终总结时自己回忆一年没有值得自己提起的成长时刻,所以更要努力抓住一切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去经历,去认知,去看世界,也去更深刻的认识自己。
这些就是我目前对写作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