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马脱缎
江西有个姓陈叫陈庆的马贩子,常常到南京承恩寺前三山街做买卖。当时他手上有一匹银色好马,大约值四十两银子。一天,忽然来了个混混,打着把好伞,穿着鲜艳的衣裳,神气活现地走了过来,站在那看着这匹好马,左看右看,不肯走了。并问道:“这匹马卖多少银子?”陈庆说:“四十两。”那混混说:“我买了。但得回到家去订约兑银子。”陈庆问道:“您住在哪儿?”那混混说:“就住在洪武门。”于是,那混混就骑上那匹银色宝马,陈庆也骑着马跟在后面。
走到半道,那混混见到一缎子铺,就下了马,把伞放在一家酒店前头,叮嘱陈庆说:“麻烦您帮忙看一下,等我去买上几匹缎子,一会咱们就走。”陈庆心想:“想来此人必定是个有钱人,这笔买卖想必是能成的。”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混混步入缎子铺,故意与伙计讨价还价,等到卖缎子的伙计讥讽他不识货时,那混混立刻装出一副气恼的样子,说:“我去找个识货的看看,回来再跟你说价钱,怎么样?”
缎铺的伙计说:“我这货绝对是好货,你拿给谁看我都不怕,但不能走远了。”那混混说:“我的马和伙计不就在酒店那等着么?有什么可担心的?”说着,把缎子拿过来,出门就逃之天天了。缎铺的伙计一看那人的马和“伙计”还在,心里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再说陈庆,等到都快到正午时分了,还不见个人影,心想肯定是上当了,这人哪里是个富翁,肯定是个混混。便丢下那人的伞,自己骑上那匹银色宝马,又牵上自己骑来的那匹马,准备打道回府。
缎铺的伙计一看陈庆要走,忙三步并成两步奔过来,一把扯住陈庆的衣服,说:“你的同伴拿了我的缎子去了,你要去哪里?”陈庆一听,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异道:“谁是我同伴?”缎铺的伙计说:“刚才和你一块骑马来的不是你同伴?你装什么蒜?那缎子钱一定得找你要。”陈庆说:“我知道那人是哪里的鬼?他只是要买我的马,叫我和他一起去他家兑银子,这才一起来的。走到这他说要在你店里买缎子,待会就和我一起走。我待了半天不见他回来,这才骑上马要回自己的店里,你胡缠着我干嘛?”缎铺的伙计说:“要不是你同伙,怎么会叫你看着伞和马?我是因为看见你和马都在,才给他缎子的。你还想和他串通一气,骗走我的货?”
两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执不下,遂扭成一团,来到应天府大堂。那缎铺的伙计先把事情诉说了一遍,并告陈庆欠了他的缎子钱。陈庆申辩道:“我是江西人,靠贩马为生。常在三山街翁春店做生意。怎么会干这种事?只是碰上了这人,要买我的马,但一定要到他家里兑银子,这才走在一块。那人半道下马,到他店里拿了缎子跑了。我这还一点不知道,怎么就说我与那混混是一伙的呢?”
应天府府尹听了,道:“也不必多说,先把你说的什么翁春店的老板叫来问问,自会见分晓。”于是捕快去把翁春店的老板拘了来,那老板证实说:“陈庆经常贩马,常在我店里歇脚,是个老实本份的人。”那缎铺的伙计听了,问道:“你说他是老实人,那为什么要替那混混看着伞和马?这我可是亲耳听见的,他可是一口就答应了。”陈庆解释说: “叫我看着伞不假,可我答应,是因为他要买我的马的缘故,总不能说因为我帮他看着伞,就说我和他是一伙的吧?”官员问道:“那人走时,拿伞没有?”缎铺的伙计说:“没拿。”官员说:“那此人肯定是个骗子无疑了。他想骗你的缎子,并故意装着要买马,先把陈庆骗来给他做人质,以别人的马,来骗你的货,这是三十六计中‘假道灭虢’的把戏。这是你自己上当受骗,怪罪不到人家陈庆。”说毕把两人都赶出了衙门,宣布结案。
评说
观察这些骗子也实在是足谋多智,骗人有术。就说这买马的骗子,他实际不是为了买马,而是要借买马之名,行骗钱之实。所以先是满身绸缎,让人看了觉得他是个大富翁,接着又站在那儿装模作样地相马,使人觉得他是真想买马;等到了缎铺,又假称有马与同伴在外,令人信以为真,以至拿了缎子帘卷而逃,达到了目的。至于给陈庆丢下把伞,与缎铺的伙计讨价还价,这也都是他骗术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府尹大人明察秋毫,断定这是骗子使的假道灭虢的把戏,岂不要连累清白好人?虽说陈庆还总算没落到吃官司的地步,但那缎铺的伙计可是实实在在地被骗了一次。小人的骗术,真是诡计多端,正人君子应该严加防范。如此骗子的骗术再多,也不能愚弄到我的头上。
2.先寄银而后拐逃
通州有个姓苏叫苏广的商人,和一个儿子一起,从松江买了松江产的梭布,到福建去卖。卖布的银子到手后,便打道回府。在半路上,遇上一个姓纪叫纪胜的。自称是同乡,虽说不是一个县的,但都在一个府,乡音相同,而且也是到福建卖完了布回家。这纪胜看上去像个雏儿,似乎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既认了苏广为同乡,又见苏广钱财颇多,就把自己的银子二十余两也寄存在苏广的箱子里。一路上小心照管,十分殷勤。
日子久了,这纪胜见利忘义,遂起歹心。一天晚上,他佯称拉肚子,一会起来,开门出去,反复数次。岂不知那苏广也是老走江湖的人了。见他出出进进,十分反常,心里已怀疑到这其中有诈。心想:此人来历不明,底细不知,虽说有银子贰拾余两存放在我箱里,可今天晚上看上去似乎是起了歹心。于是趁他外出时,立即悄悄爬起来,把自己的银子、纪胜存放的银子以及几件好衣裳,都另外包作一包,藏在自己身边。再拿件旧衣裳,包上几片破砖头、烂瓦片,放在原先放银子的箱子里。然后倒头装睡。那纪胜看到苏广父子都已熟睡,便偷了苏广的银箱,连夜逃去。
苏广在床上听到纪胜捉神弄鬼的,接着又出门不归,不由在心里自言自语道:“这家伙果真是个骗子,要不是我,肯定要落入这家伙的圈套。”
第二天一早,苏广起床,收拾行李,故意装出一副惊讶万分的样子,说是纪胜把他的银子本钱都偷走了,并和店主扭打成一团,说这店主与纪胜是一路的。“串通一气,把我的银子都偷走了。”苏广的儿子不知真相,尤其愤恨,怒气冲天,抓住店主打个不停。苏广忙悄悄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别打了,此事我已如此如此。”这才算完。
吃罢早饭,苏广父子准备上路,临走苏广对那店主说:“我去县里告官,如果抓住了那无赖,你得来作证人;不然,这钱就得找你来偿还。”苏广知道纪胜已反中了自己的计谋,遂从小路悄悄安全返回了家乡。
再说那纪胜,自以为得手,背着银箱,昏头昏脑一夜狂奔,一气走到正午时分,走了将近百十里路程。打开箱子一看,里头却都是些石头瓦片和一堆破旧衣裳。才知中了苏广的移花接木之计,跺着脚后悔不已,只得再返回原先住的旅店,想看看动静。不料那店主白受了一场冤枉,吃了一顿拳脚,一见是他,忙一把扭住,口中大骂道:“你这个贼!你偷了人家的银子,倒连累我受气!”用绳子套住脖子,就要往官府送。那纪胜连连叩头讨饶,并说出真情。店主一听,知道纪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骗人不成反被骗,也就算了。这时纪胜与苏广已隔了几天的路程,追是追不上了,只有独自悔恨自认倒霉罢了。
评说
这纪胜不是个初出茅庐的商人,而是个刚刚人道的骗子。他先是把他自己的银两寄放在苏广那里,好让苏广不起疑心;然后又伪装成泻肚的样子,出出进进,等到苏广睡入梦乡,再连苏广的银子和自己寄存的银子一起偷走,席卷而逃。他这套骗术,也真是十分精巧。这乃是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的路子,是一种先给点甜头的骗术。谁知道这苏广是老闯江湖的人了。一见他出出进进,再看他的动作眼色,心里已明白此人心术不正。便将计就计,反客为主。纪胜反落入苏广的计谋,自己还不知道。他原想捞上一把,没想到不但没捞着,反把自己原有的贰拾几两银子赔进去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看来这初上道的骗子,还是赶不上老走江湖的老客老辣。等到他返回店里,被店主抓住踢打,叩头求饶,也是他自找苦吃,哪里又怪着了旁人呢?天理昭昭,这件事,是足以引以为鉴的。
3.明骗猪贩
福建建阳有个叫邓招宝的,平时挑个担子,做点小本生意维持生活。一天,他挑着四头小猪,到崇安、大安一带去卖。走到一个叫马安岭的地方,遇见一个混混,拦住要买猪。邓招宝心里琢磨,这地方山区小道,冷落无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忽然冒出个人来要买猪?心里起了疑心,就问那人在什么地方住?那人说:“就在前边马安坪住。”邓招宝说:“既然你真心要买,我就同你到你家去吧。”那人眼珠一转说:“我要到县城去,你把猪仔拿出来,给我看看,要是合我的意,咱们商量好价钱也好回家秤银子;要不然,我跟你先回家,又没看中,不是白跑路吗?”
邓招宝一听,这人说得也有道理,就从笼子里抓出一只猪仔拿给那人看。那人接过猪仔,抓住猪仔的尾巴,把猪仔放在地上,似乎是在细细观看,接着故意松开手,把猪仔放跑。又装出一付惊恐万状的样子叫道:“糟了,糟了!”并忙起身去捉——其实他表面是追,实际是赶。
邓招宝一见猪仔跑远了,也忙跑去捉赶,岂不知如此正中那混混的调虎离山计。那混混见邓招宝越跑越远,大约已离开猪笼有二三百步远时,又迅速从笼子里拿过一头猪仔,又一脚踢翻两个猪笼,猪笼里的猪仔都跑了出来。那混混遂大声冲着邓招宝叫道:“多谢了,你慢慢找吧!”说罢转身逃去。邓招宝想去追那骗子,可又看到这头三只猪仔都已逃出笼子,恐怕会顾此失彼。再说那混混越跑越远,也难以追上,只得咒骂一场算了。所幸的是这边三头猪都找了回来,捉入笼中,挑上担子,怀恨而去。
评说
我看这个骗子骗猪,是在一遇到邓招宝的时候,便起了歹心。先是鬼话连篇,哄得邓招宝真地相信他要买猪仔,要不怎么说,正人君子上当受骗,是因为他们自己为人正直,想不到有的人会这么坏。这骗子先把猪仔放跑,第一步,先骗得邓招宝去追猪;第二步,又拿猪踢笼,让邓招宝无法追赶自己。让人自己上了当还不知道。仓促之间,这骗子就能想出这么一套骗术,也是真够诡计多端的。做生意的人真得小心才是。从这件事也可看出,不要说暗箭难防,就是明枪,也很难躲的。一定要小心提防,大意不得。
4.遇里长反脱茶壶
赵通,是延平府南平县人。家道殷实,世代行善,因而被官府委派了一个负责征钱粮的差役,叫“里长”,这个差事也不好干,征收不上来,是要包赔的。(在明代,一里管一百一十户人家。这一百一十户又分十甲,每甲又设一甲长。)他属下有个甲长,名叫林钱一,此人机智过人,不务正业,一天到晚吃喝嫖赌,闹得家徒四壁,无处栖身,只得一走了之。赵通也不知道他跑到哪里去了。
有一天,赵通带着仆人到杭州去跑买卖,经过浦城,正在亭中休息,忽然看见了林钱一,赵通遂大骂道:“你这狗奴才!你一跑了之,你名下的钱粮也不交,害得我赔了多少,这是什么道理?如今你见了我,看你还有什么话讲?”林钱一被骂得狗血喷头,心想这么被白骂一场,也太让人不甘心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忙上前赔笑着说:“我也老想着回去,把名下的钱粮给您送去。可您也知道,我欠人的钱财太多,还也还不清,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不敢回去。如今幸巧碰上您,您真是如同神仙一样从天而降,我哪敢再推辞?再说这几年托您的福,我在西关码头开了家店子,家里稍稍宽裕了些。新娶了原先同乡徐某的小老婆为妻,只是近日我老婆被人欺负奸淫了。如今我还是孤身一人,在外独居。正是走投无路,今天却多亏遇见了您,可有人为我做主了。您到杭州去,正好从我门前过,就请到我家里安歇,我自当还清欠下的钱粮。我还得烦请您代我做主呢。”赵通听了,心中暗喜,一洮:“得了这笔钱财,正好可以当作去杭州的盘费,这才真叫出门招财呢。”于是便与林钱一起赶路。
到了一家店铺门口,林钱一说:“您今天起得早,又赶了半日路程,肚子饿了吧?到店里喝点酒润润口如何?”赵通说:“好吧。”于是一起走入店中,叫店主暖酒。又叫切豆腐给赵通吃。林钱一又问店主:“这里有好的红酒和猪肉吗?”店主回答说:“市场前头有家店子,你要的肉、酒都有。”林钱一说:“可以借酒壶和秤使使吗?”店主答应了,把酒壶、秤递给林钱一,钱一接了过来,直奔市场,七拐八拐,悄悄跑了。这边赵通与仆人喝酒,一壶酒都快喝干了,还不见林钱一回来,便对仆人说:“钱一去了这么半天不回来,别是和人家打架了?要不然这会也该来了。你去找找看。”仆人即到市场上,各家酒肉店都问遍了,说没见过这么个人。想到别的地方去找他,可又不知他去向,怎么找?只得回来告诉赵通没找到。赵通也没办法,只有自己秤银子算还酒钱。店主收了酒钱,又索要酒壶和秤。赵通发怒道:“酒是我吃的,我还你酒钱就行了;酒壶和秤是你自己交给林钱一的,关我什么事?”店主说:“他人是和你一起来的,你在我店里吃酒,我才把酒壶和秤借给他。要不然,我晓得什么林钱一?”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说着两人就大吵起来。大家过来劝解,问起来龙去脉,才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众人都大笑起来,说:“是这里长自己的错,就赔给店主也罢。”赵通不得已,只好掏钱代林钱一赔了酒壶,气呼呼地抱恨而去。
评说
林钱一开始讲自己家里颇有几个钱,妻子又被流氓奸淫,想投靠里长,让里长为他做主;这都是为了让人不起疑心。继而自己也跟着到店里,借酒壶、秤去打酒买肉,以叙说离别之情,这都是使人不去提防他。玩弄赵通于掌上,骗术也真够奇巧的。然而林钱一这个人为人狡诈,这赵通也不是不知道,怎么仓促之间遇上了,就相信了他那套鬼话,到店里吃酒;更没看透此人打酒买肉,都不是出自款待同乡的真情。那时候赵通要是看透了他的伪装,制止他说:“店里不方便,有酒有肉,到家再吃也不晚么。”如此林钱一的奸计自然就无从施展。在半道上逃走还来不及,何至于会闹到赔酒壶、秤而呕气受累呢?所以林钱一这骗子固然是狡猾,可赵通似乎也太欠缺点警惕性了。哈哈!
5.乘闹明窃店中布
吴胜理,是徽州府休宁县人,在苏州府开铺子,买卖各种色布,一开张生意最红火,四面八方来买布的人非常多,每日算起来有几十两银子的交易。铺子外头是铺面,里头是仓库,放着各种各样的货物。
一天,有几伙客人赶到一块同时来买布,都在里屋对帐兑银。一个混混乘着乱劲,亦到铺中叫着说要买布。吴胜理出来与他施礼,等到吃毕茶,吴胜理请他在外间屋先坐一坐,自己又回到里屋,与前面那几伙客人对帐。
那混混一见铺子里无人看守,便故意走到通里屋的门旁,装出朝里拱手做揖告辞的样子,然后在铺中拿了一捆布,扛在肩上,不紧不慢地走了。对面店铺的伙计见了,也没觉出他是在偷布。
等到里屋几伙商人的交易都处理完了,吴胜理送他们出来,忽然看见店里的布少了一匹,忙问对面店里的伙计:“我铺里一捆布是什么人拿走了?”对门店里的人说:“你店里后来的那位客官,不是和你拱手告辞后,才拿布走的?大家都见到了,你怎么装不知道,说是丢失了布?”吴胜理急了,说:“刚才是里头忙,只得安顿他在外面先坐一坐,等前面这些生意都谈完了,再和他做生意。什么时候卖过布给他?”邻居们听了,都惊讶道:“这个骗子,真够狡猾的。他刚才装出一付拱手告辞的样子,让我们大家都不怀疑他是个贼,接着又不紧不忙迈着四方步走了,大摇大摆就把布给骗走了!真是让人没话可说。”吴胜理也只得懊悔一场作罢。
评说
这骗子偷窃这店里的布匹,刚开始一定是看到店中杂乱,才乘机来到店中,但具体如何行骗,还未定下来。等到吴胜理请他吃茶并请他在外屋稍坐一坐时,这骗子左右一看,计谋便来了。这才拱手做揖,公开拖走了一捆布匹。这就如同“三国”上讲的暗袭荆州,没费多少力气却大功告成,也真可以说是个高手了。而再看吴胜理,店里放满了货物,就不应该无人看守,有人在才保证无事。防范就不严密,怎么就知道不会有骗子混入店中,大行奸术呢?等到布丢失了再扼腕长叹,又有什么益处呢?大凡开店看摊的人,都应借鉴此事,小心谨慎才好。
6.诈称偷鹅脱青布
有一家大铺子,店里布匹极多,每日交易繁忙,但只有店主自己一人张罗。这家店子对门,养了一群鹅,一天到晚叫个不停,店主人十分厌恶,曾说:“这些讨厌的东西怎么就没人来偷?偷走了我耳朵跟前也好清静些。”
这话一日传到一个混混耳中。一天。这混混乘店中清静的时候,来到店中,对店主拱手示意,又拿手接着柜台上一捆青布,小声说:“实不相瞒,我实际上是个小偷,想偷你对门一只鹅吃,只是在这闹市之中,很难下手。我有一个小小的计谋,只是要得到一个人的赞成。”店主忙问道:“怎么个赞成法?”小偷说:“我在这边问道:”可以拿去吗?‘你就在店里高声回答一声:“可以。’我又再问:”我真拿走了?‘你再应一声:“说定了,任你拿去。’我便去拿,这才掩得过往行人的耳目。如拜托你赞同,后天你店里不要关门,不会有盗贼来的。只是你必须在里屋,也不能偷看,偷看我的法术就不灵了。你要直听到鹅叫声都没了,我的事才算完,那时你才可以出来。”店主一口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小偷来到店铺前,先高声问道:“我拿去可以吗?”店主在里屋高声应道:“你随便拿吧。”小偷又再高声问道:“我真拿去了?”店主在里屋又高声回答说: “说定了的事,任你拿去。”这一问一答,两旁店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小偷遂背起柜台上一捆青布,扬长而去……别人都以为是他借去的。那店主在内,听得鹅叫得越来越凶,也不敢出来。那偷布的贼匆匆忙忙早已走远了。店主在里屋等了又等,只是听见鹅叫声不绝。
过了许久,店主恐怕店里这么长时间无人看守会出问题,只得从里屋出来。一看对门的鹅还在,而自己店中反倒丢了一捆青布。忙问相邻店中的人:“刚才是谁跑到我店中拿走我一捆布去了?”左右相邻店中的人都回答说:“是哪个问你买的,你还不知道?不是你再三答应,叫他只管拿去的?如今已拿走多时了。”店主听了,抚着心口,悔恨不已,心想:“我明明白白让这人骗了一次!只是这苦处就是到死,也说不出口的。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事情过去已很久了,他的邻居们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都笑那店主太傻,也都深服那骗子是个高手。
评说
正人君子仁爱百姓,珍爱万物,而仁爱首先要涉及的,大多是邻居;至于珍爱万物,鹅也应算是其中之一。怎么对邻居家养的鹅,就因为讨厌鹅叫声,就想偷去杀死才好,这哪里有爱护万物的心呢?为了除去对门的鹅,就去赞同盗贼去偷窃,仁爱之心又在哪里呢?如此才会让骗子钻了空子,乘机行窃。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居然会赞同小偷的意见,可见这人也是个鼠辈。为了除去别人的鹅,反倒丢掉自家的布,这也是咎由自取,又能埋怨谁呢?如果能以仁爱之心与邻居相处,气量大些容纳万物,又怎么会有此失误呢?
7.借他人屋脱客布
聂道应,别号西湖,邵武府六都县人。家里原本是富有人家,住的宅园又大又深。后来因和人打官司弄得家道中落,只得以当裁缝为业。
一天,聂道应到别人家去裁衣服。有一骗子见有商人来卖布,他知道聂道应外出不在,遂心生一计。他故意领着那卖布的商人在聂家前房坐,然后自己竞来到后房,问聂道应的老婆:“你丈夫在家吗?”聂道应的妻子回答说:“要明日才能回来。”那骗子又说:“我有个同伴,正坐在你家前房,口渴,跟您讨口茶喝如何?”聂道应的妻子答应了,倒了两碗茶,放在椅凳上。那骗子遂把茶端出来给那卖布的商人喝。喝完茶,骗子又进内宅院还了杯子,这才出来与布商谈生意,最后商定买四匹布,布价银子一两。那骗子掏出银子来,份量虽说不少,只是成色太差。布商说:“这个价钱,还是请您换些成色好的银子吧。”骗子说: “我儿子替别人裁衣服,等他明天回来再换与你如何?”一句话没说完,那骗子事先安排好的一人跑来问道:“聂裁缝在家吗?”骗子回答说:“不在,明天回来。”那人听了走了。布商听了,更认定这骗子就住在这里,便说:“布你先收着吧,明天再换银子给我就是了。”说罢告辞走了。那骗子过了不多一会也拖着骗来的布跑了。
次日一早,布商来到聂道应家,问道:“裁缝回来没有?”聂道应的妻子回答说:“今天午后回来。”布商第二天早上又来问:“裁缝回来没有?”聂道应的妻子回答道:“还没回来。”布商发火了,说:“你公公前天拿了我四匹布,说是要等你丈夫回来才给钱,你怎么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你公公到哪里去了?”聂道应的妻子说:“你这做生意的人怎么胡说八道?我家里哪有什么公公?谁拿了你的布?”两人越吵越厉害。邻居们也替聂家说话,都说:“她哪里有什么公公?何况人家丈夫又不在家,你的布不知是什么人拿去了,怎么好来向一位妇道人家强要?”布商没有办法,只好一纸状子告到官府钟老爷处。
钟老爷准许立案,并将四邻拘来审问。大家都说:“聂道应那天不在家,何况他父亲也早死了,没有公公一说,那天不知是什么人骗走了这人的布。”钟老爷听了,说: “布反正是在他家给骗走的,那天是什么人到了他家里?你们给我查找出来,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邻居们心想这上哪查去?只得回过头来劝聂道应说,“您夫人不小心让骗子骗去茶水,致使卖布的以为他是你们家里人,把布交给了骗子,就认下一半布钱吧。这卖布的本人不该轻易把布交给别人,亦当自认一半布钱。”聂道应和那布商两方都答应了。众人便依此回报官府,钟老爷一见如此处理也还明白,便答应如此办理,并就此结案。
评说
拿着布到住家家里去卖,又喝了人家的茶,买主似乎是有着落了,谁不肯把布交给买主?谁料想这骗子不过是借别人的房子,又骗来别人的茶水,来作为骗布的媒介;再说也不是不给布钱,只是银子的成色稍差一些,可也答应了可以换,如此谁又会提防有诈呢?今后做生意,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他虽然答应可以换银子,布我只先抱走,明天换银时再拖来,如此就不会有上当受骗的事了。
8.诈匠修换钱桌厨
建宁府凡是做换制钱生意的人,都是拿把椅子,再拿张带抽屉的桌子,摆在大街上,把铜钱放在桌上,等人来拿银子换。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就锁好抽屉回家吃饭,到了晚上,则把钱收好,把桌椅寄存在附近人家里。第二天再摆出来,日日如此。
有个做这个生意的人,抽屉里堆了大约有五、六千铜钱,桌子有个角坏了。边上有个混混,看到这张破桌子的抽屉里有这么多钱,不由心生一计。等此人起身回家时,便装扮成木匠模样,用一块毛巾缚在腰部,毛巾边上插上把利斧,手里拿着木匠用的尺子,把那张破桌子横着量一次,又直着量一次,还故意大声自言自语地说:“这么个破桌子,应当做张新的才好,还叫我来修,怎么修法?真是个小气鬼。”自己说了一会。一手拿着尺子,将桌子抽屉里的钱轻轻倒向一侧,然后背起桌子就走,到了僻静无人之处,拿斧子砍开桌子,取出钱来,落荒而逃。当时别人都以为是桌子的主人叫木匠来把桌子拿去修补,那会料到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竞有骗子敢如此胆大妄为。
到了午后,做换钱生意的人都吃完饭回来了,那人见自己的桌子没了,忙问周围的人:“我的桌子哪去了?”众人都回答说:“你叫木匠拿去修,木匠还说你真小气,为什么不做张新的,偏要像这么张破桌子?他已背去修去了。”做换钱生意的人说:“我并没叫木匠来,这肯定是叫骗子骗去了。”急忙沿着骗子走的方向去寻找,到了一空阔冷僻的地方,见到那张桌子抽屉已被砍开,里头的钱是一文也没了。只得怅然怀恨而归。
评说
这个骗子装成木匠走来,动静很大,调子很高,别人哪里想到他是来行骗?可是木匠修理旧家具,一般都应在作坊里,何须带着斧子、尺子而来?装扮成木匠,可终究不像个木匠。然而别人的东西,别人来修,又有谁会替别人来盘问呢?正因如此,这个骗子的骗术才会得手。由这件事推测别的事,凡是来历不明而又表情十分逼真的人,应该加倍小心观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