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互联网职场上又有一件标志性事件发生,脉脉上有人爆料,称罗振宇的“得到”今年取消了APP团队年终奖,并且发布了内部信解释为何取消。
从落款上看,这次内部信是青衣快刀撰写的,与其所对话的APP技术团队相符。信比较长,大体内容是:一刀切给年终奖是不思考的管理方式,也不科学;200多人技术团队,很多人表现一般,还总想着跳槽;薪酬制度会改革,会有技术委员会评估,会培训提升程序员能力。
当然,这只是字面意思,内部含有的潜台词也是有的:
如果觉得公司制度不合理,可以离开,双向选择就好;
这一年表现不好的程序员,得到年终奖然后再跳槽的想法就不要有了;
以后奖金不像工资那么好得了,需要切实的成绩;
所谓成绩,要么切实提升用户量,用户使用,用户付费,要么通过技术委员会评估有大进步也行。
有人评价,不给年终奖还振振有词,实在让人看了生气。但实际上,这个解释,短期结果和很多公司不给年终奖也不怎么解释差不多。
所不同的,这封信更多是传递一种态度,未来程序员改改版本,把别人提的未必科学的需求实现下,就能拿到高工资的时代结束了。估计,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老板所暗暗认同的吧。
用户下滑,老板心情复杂
对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来说,2018年是难忘的,APP的用户在互联网红利消失后,开始下滑,从而产生全网的用户抢夺,市场进入混乱时代。
你的APP收费才可以看,人家APP看的时候还送钱,并且内容更娱乐,更通俗,这样的错位竞争在2018年随处可见。
老板们也想了各种办法,比如投放综艺节目,但价格太贵,收效一般。或者打个人品牌,但大家可能更关注热点新闻,而不是实际的产品服务,更别提付费了。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的心情肯定是很复杂的。当这种复杂心情遇到程序员的高工资和低忠诚度的时候,火星就爆发了。
程序员高薪神话开始崩塌
在互联网圈,程序员是高端的存在,不同于市场,运营等部门,程序员被认为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部门。由于互联网公司是轻资产,很多企业也把程序员团队当成自己最重要的资产。
所以,造成了一种现象,很多程序员背着双肩包,穿着帆布鞋,天天码代码,然后月薪4万,年薪更可达到50万。而实际上企业为其支付的成本,则更高。
但另一方面,程序员不断更迭的代码和APP,现在却出现了增长停滞,小步快跑那几招不灵了。这是由于:
首先是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APP用户增长停滞;
其次是APP功能固化,用户只使用简单的功能,开发更多无用;
三是很多颠覆性APP出现,抢占了更多用户时间;
四是薅羊毛的用户越来越多,没有忠诚度,用一波优惠就走的太多。
我们很多人,都曾经亲眼看到这种APP,大张旗鼓的上了一个功能,信誓旦旦,然后一年后又把这个功能取消了。这一上一下的过程中,一波波程序员还是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企业收获无几,用户没有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再是否还需要继续维持大量的程序员队伍,开发更多的功能,扩展更多的领域,成为了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未来APP靠什么增长
从现在看,补贴驱动的增长,营销话题驱动的增长,或者类似小红书那种互动+明星驱动的增长,都要比指望代码更新驱动的增长更现实。
随着4G时代,各家运营商开始推行每月包月不限流的方式,流量不再是瓶颈,很多人每月用30GB也就够了。
在这种情况,估计多媒体形式的内容还会有更强的需求。想想看,只是把读书归纳总结成听书内容,就诞生了知识付费。
那么,如果新闻APP将评论都改成视频评论,会诞生什么?如果微信的留言,变成视频留言,又会变成什么?
除了流量网络的变化,95后00后用户群的兴趣也发生了变化,更多80后听不懂的词汇,凝结了95后00后的兴趣点。这些兴趣点的商业价值,不是靠代码升级可以挖掘的,必须要深层的产品设计和用户需求领悟。
总之,变化太多,程序员可能会像自己所轻视的运营人员靠拢,将更具创意、调研、思考的设计通过代码实现,但并不居于项目的核心圈层中。
在低增长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对程序员群体的偏爱,可能要结束了。
总之,变化太多,程序员可能会像自己所轻视的运营人员靠拢,将更具创意、调研、思考的设计通过代码实现,但并不居于项目的核心圈层中。
阅读更多
相信自己,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在这里获得的不仅仅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