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进入正式课程的第一条学习线索,人的稳定与变化。放到更大的尺度上,变化是常态,保持稳定反而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最基础的我们的感知如何看,如何听这些机制是稳定的,进一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人格和自我是稳定的,再到社会层面我们所处的家庭组织也处于稳定之中。很多稳定,不管你想要还是不想要,往往是我们主动维持的结果。
主动稳定与被动稳定。
被动稳定。比如我们的身高,成年之后几乎就是我们的固定属性不会变。主动稳定的机制就完全不一样,它可以消除环境带来的改变,如人的体温和空调房温度。某种意义上。主动稳定是在用变化对抗变化,无论环境输入变或不变,只要在一定范围内,我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输出。
主动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
稳定有哪些特点呢?我想讲三点。
第一,虽然是稳定,但它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主动稳定的第二个特点在于他有一个校准的机制。
主动稳定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它保持稳定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生病时的体温、或重大打击可能转性)
为什么从稳态开始?
在了解更多跟自己有关的概念之前,你先要掌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好的特点也好,不好的特点也好,他们之所以存在,往往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主动维持他们的稳定。这种维持,可能是可以控制的,也可能是完全自动、无法控制的。
既然有些特点是因为做了什么才出现的,那他们当然可以变化。
清楚有些负面感受是自己制造的,你就会对他多一份平和,少一些误判,人了稳态,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客观环境的影响。
最后做个总结。很多稳定的心理特点是我们主动保持的这种稳定,叫主动稳定,这是一种特别的思考角度,它可以给人带来启发,也可以让人不舒服。
划重点:
1.稳定包括主动,稳定和被动稳定两种。主动,稳定是需要人做些什么去主动维持的。
2.主动稳定又叫稳态,包含三个特点,动态平衡,可以自动校准,能力有限。
3.主动稳定可以帮助我们察觉到自己的主观加工,发现改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