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旅第225天:《论语》中的君子(23)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15.32》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济世安民的道理,并不谋求个人的衣食。耕种,有时也免不了挨饿;学有所成,俸禄自然可以获得。君子忧愁理想的不能完成,而不忧愁贫困。”馁(něi):饥饿。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谋道还是谋食,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选择不同,人生就不同。
孔子主张的“道”,指的是立身行事、治国安邦之道。他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如果能体会到道的妙处,就算是立即死去也毫无遗憾,可见道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是道。只有追求仁道,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而食指的是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的食物,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其他物质资料。
孔子勉励弟子尽力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