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加入训练营只是为了学生涯知识、学咨询技术的,我以为我的定位是清楚的,我想很多学生涯的同学没有报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投入学习后我觉得自己被颠覆了,感觉之前学的是假生涯。
真正的定位是踏踏实实做个普通人,小白就要做小白该做的事。
之前总认为自己要开拓市场,得有很多高大上的词给自己做背书,殊不知,能力还没到,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悬崖边上,那还能有心思去提升自己。
于是在定位营学习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定位改成生涯学习者和实践者、生涯传播者。
不要担心专业不专业,勇敢的去分享,去做就好了,每次想到赵昂老师说过,大不了以后换拨听众,我就释然了,想到我的学习者定位心里也轻松了很多,于是我单独拉了个小群,想把我所有学到的东西都分享出来。
定位营开营时赵昂老师说过,让我们写觉察故事、写发现故事,可是我一篇都没写成,我也一直在反思,我明明有很多触动的,可是每次那些想写的点几句话就搞定,难道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不愿意表达,还是自己没有耐心去描述,还是没有实践?
我开始回忆自己的变化,首先我发现自己在分享时很容易用自己的经历举例子,这在之前的分享中是不多的。
其次,定位营的东西很多已经融入我的潜意识,接着被我运用到了生活中。
身边朋友知道我学生涯后总有趁见面聊天时问我的建议。
比如,一个朋友,没什么学历,做过餐饮,工厂里打过工,去年开始承包零工,但是不容易找往外包工的单位,去年见到我,说自己也很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自己就想照顾孩子时还能挣些钱,我当时心想,你也没啥擅长的,又不愿意进工厂,只能看看市场上有哪些不需要学历的零工,也就只是帮她推荐了还有哪些零工。
今年我们又见面了,她还还是老样子,还是问我一样的问题。听完后,我很自然的问她,“你当下的任务是在照顾孩子之余做一份工作是吗?”
“是的”
“那么你工作是为了什么呢?”
“挣钱呀”
“挣钱为了什么呢?”
“为了孩子上学”
“孩子现在不是上学上的挺好的嘛,需要钱吗?”
“以后孩子需要呀”
“可是现在不需要,不是吗?如果不是那么急切挣钱,也就是说这一年你可以学点东西或者积累资源,也可以随便做个工作挣钱,你说来?”
她沉思了好一会,跟我说,“你说的有道理,我其实真的想把包工这块做好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做。”
“包工,最重要的是有干活的人、有活可干,现在你有干活的人,但是活少,所以你需要积累企业方的资源,特别人脉的维护,这是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有可能付出了也未必有收获,这一年你可能就没那多收入,你怎么办呢?”
“像你说的,目前我其实不着急用钱,不如趁这个时间跑跑门路,多付出,先不想人家现在能不能给我活,时间长了,总能打动人家,到时候不就有活了。”
现在想想,她可能本意是跟我发发牢骚,如果能从我这得到有效建议更好,没有也无所谓,所以她的期待并不高,但是没想到我的回应让她茅塞顿开。
同样的人,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聊法,区别在于找到她目标背后的意义、从她自己的资源开始、从她自己的选项开始,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想我学了什么、该用哪些知识帮助她。但是我跟她聊的其实就是定位营的内容,是在帮她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
定位训练营就是这么神奇,润物细无声~
虽然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写那么多觉察和发现,但很多东西已经成为我的血肉,在我需要的时候会自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