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有幸听了语文届大拿余映潮老师的课。他的古诗、古文课简明、实用、扼要、文雅又幽默,接下来结合余老授课过程,来谈一谈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余映潮老师选取的是三年级下册的两首边塞诗《从军行》和《塞下曲》。
他先从古诗类型入手,强调了边塞诗是军旅之诗、军人之歌,白板上用文字显示:表现边塞将士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豪情,有着动人心魄的阳刚之美。清晰简洁的让三年级的学生对边塞诗有一个大致了解。他的授课活动环节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朗诵、品读、讲述。
众所周知,语文的古诗古文教学重在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模仿齐读之后,进入了对文章的“初步理解”环节。
了解了作者王昌龄,本诗的词语大意,采用的都是学生齐读的方式;
教师挑重点进行强调,老师加上了解析再次读词语大意,并要求学生看诗文,进行深度的理解。
学生再次齐读注释,老师让学生自己把诗意讲一讲,评点学生的对诗意的理解之后,白班出示诗意学生齐读。
教师点拨,这首诗表现的是将士们的阳刚之气,有感情的再次齐声诵读古诗。
“朗读品味”环节
请朗读指导,给诗歌划分节奏:四三节奏,前两句深沉,后两句激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对古诗进行批注,给出了例句,如第一句边塞的险恶环境,后三句,给了提示,军营的 ,战斗的 ,将士的 ,对每句诗用7个字点评,补充的部分可以是内容或者情感。
语感熏陶,“穿”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穿进行品析。
一句话简洁总结《从军行》:视死如归的英雄群像。对群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解释。
另外一首《塞下曲》采取同样的方式引导,不过在“语感熏陶”后,进行的故事创编,给出了故事提纲,让学生编写,进行分享评点,最后一句话总结《塞下曲》:武艺高强的边防将领。
最后对两首诗进行简单的对比总结,一首宏观描绘、画的群像,一首微观故事、绘的将领,体现的都是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边塞诗。
一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读与品有机的结合,白板所展示的内容简洁扼要,讲课过程中的语言既文雅又幽默,能够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切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自我最大的反思就是讲课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废话、重复的话不要,语速放慢、抑扬顿挫,评点学生及时、用幽默的语言大力肯定。此外白板展示的内容要清晰简洁,让学生更多的自我思考。
除此之外,我还有自己的疑惑。我们采取主体课堂的模式,发现在自主学习环节,给的时间很长,即使有指导书作为引导,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在发呆、是不会思考学习的,在巡视的过程中,你逼着他、询问他,他才会动笔写一些东西,效率低下;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这样的自主学习氛围不积极、不浓厚,爱思考能主动学习的人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越来越强,而剩下的学生则习惯性在交流研讨时坐享其成或者听天书,以致差异化越来越明显,久而久之,个人素质、能力差别会越来越大。总有种课越上越机械的感觉。
我们是初中教学,与小学生的学情固然不同,对于有些课来说,整块时间的自主学习和模块式的自主学习是不是可以因课而异?更加的机动灵活呢?
余老的课重视朗读和品析,更有能力的拓展。他在朗诵、品读、讲述的这三个环节中,有固定的模式,也有不同的教法,知识点很明确,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阅读的拓展。
好课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多听多思、多探讨教学设计、教法,敢于尝试,不要被一些东西束缚,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自学思考,培养他们自学、思考能力,让学生和自己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