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伊始,朋友圈内90后伙伴的队伍逐渐开始庞大起来,一时间,沟通障碍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再往前算几年,旧友中几个85后漫画控大孩子,一直会用特别奇怪的方式与我交流。他们眼中无与伦比动漫人物的力量,小胡常常听在耳中,莫名在心。
大约是我本人太过在意真实性的缘故——看小说永远只看推理系列,因为我爱从中寻找真相;习惯看新闻;爱原生态接近未经加工模样的物什;爱以心换心接地气的交流;爱分析,帮助他人理清混乱思绪……
于是,那些年,为了更好与新生代们交流,迫不得已我去买了好几本星座书回来读,至今仍有一本留在手边备用。
熟悉12星座之后发现不够客观,再看血型感觉不很全面,又读九型人格……越翻越多反倒越迷茫的节奏,绕了好大一个圈,没搞明白85后的思路,反倒收获许多张口就来的星座、血型段子,头一次,我被比我年纪小的朋友们大大启示一把。
而后,伴随90后开始关注保险,小胡再度面临挑战。
代沟越多,难度自然也就越大,90后小伙伴们各个怀揣谜一般的自信,让我这个80后的大姐姐时常有意无意被他们带进沟里。“摆事实、讲道理”是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套理论,偏偏,移至90后小伙伴的身上,这理论瞬间成了“我存在,这就是真理”。他们更多关注自己,更少关心周围的洒脱态度,既强势又不容置疑,他们都还年轻,可是他们的消费水平特别成熟,十分经得起考验。
也许,未曾经历过旧换新感觉的存在方式本身就是十足的底气,80后的50后父母,观念要比90后们60、70后的爸妈陈旧太多,从不舍得到供大于求的培养方式,妥妥改变了这一代人。
说实在的,关于了解90后,小胡一点好办法也没有,唯有认真咨询我自己的90后朋友。最近得知他们喜欢玩“抖音”,为此专门下载看了一看,发现自己实在没有更多耐心继续。因为别人的生活、奇怪的模样、夸张的表现始终不是我喜爱的,摇头晃脑的各种15秒,个人感觉几乎没有高价值收获可以用来学习。
依然回归书的世界,静心看、用心悟,已经成了我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惯用方式。放弃融入是我后来下定决心在做的一件事,因为一个时代就是一个时代的模样,没有对错,甚至没有好坏。我学不会90后的心大和他们不会像85前一样含蓄的感觉是一样的。我可与之探讨,只是探讨就好,不必边聊边同化。
进取的每一天,小胡依然还会从朋友们的身上获取养料,无论50后的阿姨、老先生,90后的新生代,来自他们的启示总有营养,进到心里,淌进血液,可能还会深入骨髓。
我有一种预感:很快,我就能从女儿和她朋友们的身上,学习00后的“处世哲学”啦*^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