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课题 :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古诗,谁能背诵?谁能表演?学生表演课本剧《送元二使安西》和现代人分别场景人间最苦莫过离别,人间最难舍的就是“别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送别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组送别诗。
1.诗歌诵读pk(选你喜欢的一首来读)Pk者有感情地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流露什么情感。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2.出示评价标准
3.什么叫意象?物象?合作探究一: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词,请列举出送别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并就某一意象举例说明其含义。什么叫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物象是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拿出我们的阅读材料,先自由读一读,并找出每首诗歌中的意象。
(出示表格)意象一:酒 情感 手法接着意象柳并分析情感和手法然后歌声分析
2.小结:唱别离歌,饮酒,折杨柳枝送别,这是唐代人,不仅是诗人,而且是一般老百姓,在送别之际,一种惯有举动。唐朝人这种送别的行为举动,植根于生活,是自然的,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因此,在唐人的诗歌中,得到非常好的表达。
3意象四:月色 意象五劳劳亭
4. 《送友人》唐代:薛涛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找学生先读,再译文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可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注释:⑴水国:犹水乡。蒹葭(jiānjiā):水草名。泛指思念异地友人。⑵苍苍:深青色。⑶今夕:今晚,当晚。⑷离梦:离人的梦。杳(yǎo):无影无声。情感:忧伤6.《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
三、鉴赏三部曲:抓意象 析情感 明手法 四、填表练习:这些诗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能说出来吗?
送别诗特点:1.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 常见意象: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 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 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夸张、虚实结合 移情于景五、作业布置: 各组收集、整理送别诗文交给课代表,装订成册,全班传阅,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