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句顶一万句》的简介里说此书是刘震云的杠鼎之作。是他迄今为止最成熟大气的作品。还说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什么样的文字能得这样的评价,何谓“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带着这些疑问我又重读了一遍《一句顶一万句》。
上次读它大概是2014年,那时还在上大学,初识刘震云作家,便买了书来读。书是很容易读的,读后也只觉得那些世间人情世故是一番学问,颇有看别人人生的趣味,却也悟不出其他人生道理。今天再读,已是不同心境,尤其感慨杨百顺这一生 活得不易。
杨百顺是卖豆腐人家的儿子,没娘,爹又不疼,杨百顺离家出走了。人活一世总得找个养活自己的营生,他从杀猪做起,到去染坊挑水,到跟老詹当徒弟,去老鲁的竹业社破竹子,再到沦落街头挑水,到去县政府种菜,到入赘“吴记馍坊”,一步步走来,没有一步不坎坷。
不禁想起自己,从考上大学学了四年的专业,到去政府里上了两年班,中间曾立志要考公务员,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甚至想再去读3年研究生,后来发现公考之路走不通,又经历换行跨行找工作阵痛期,中间桩桩件件,已是快七年时光流逝,走到今天,在这个新行业里慢慢摸索,每日想来觉得七年时光实在可惜,倘若从大学开始就接触研究一个固定行当,细细打磨七年,今日的我也至于无论做什么都是从头再来。从头到来倒也不怕,可怜的是已落后那些早早找到自己方向的同龄人一大截。
今日读到杨百顺的人生,又觉得人生弯弯绕绕是常态,是命运,是父母那一代的格局就已经决定了的,不禁怅然若失。
杨百顺更艰难,谋出路,找营生,只为混一口饭吃,一份工作有饭吃没地方住,后来有地方住又吃不饱饭,一生漂泊与流亡。
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尼克胡哲说,“是的,你无法控制一切,有时好人也会遇上坏事,出生的命不好或许对你有些不公平,但如果这是你所处的现实,你就得面对它”。
如果比难,比命运,尼克胡哲的出生比我们悲惨的多。
但人生不是比悲惨,而是比能坚持的比较久。
我还在找寻人生道路,所以我知道,出现挫折感是很正常的。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距离赛跑。我渴望活得更有意义,就表示我还在成长,还在超越极限,发展自己的天赋才能。时时检视自己身在何处,并思考自己的行动和优先顺序是否符合我的最高目标,这是我要做的。